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夏春涛:中央强调“三种自信”有何深意?——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

 

2、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关键在于有正确理论的指引,这个理论就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老祖宗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要靠我们自己来摸索。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实践、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没有丢老祖宗,同时又讲出了新话,系统深刻的解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境界。

这个理论体系中的新思想、新认识、新观点在今天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或者说常识。但是当初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都非常不容易,几乎都会遇到干扰和阻力,这种干扰和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化,二是僵化。前一种声音,公然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迷信西方,鼓吹全盘西化,公然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后者对马克思主义抱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态度,用老祖宗说过的话来质疑新话,否定改革开放。前一种声音主要来自于我们的对立面,相对容易识别和防范。后一种声音主要来自于我们党内,动不动拿大帽子压人、上纲上线,引起姓“社”姓“资”之争,造成干扰更大。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01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国防大学作题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重要讲话,以及胡锦涛同志的相关重要讲话都与纠正“左”的错误认识有关系。理论创新的不容易还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他要经历一个过程。举个例子说,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中央最初提出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到了2006年末,这个表述变了,改成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这就意味这我们要首先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其次才谈到发展的速度,这显然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所创造的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它的影响和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其一,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科学正确的行动指南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正确了,方向才不会迷失,才不会走偏。我们讲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一大政治优势,而这种集中首先应当体现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努力做到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就使得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数千万党员的大党,有十几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能够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容易,非常的了不起,这就是理论的力量,放眼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和执政党在这方面能比我们做得更好。

其二,为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理论创新的不断推进、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体现了党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说明党始终处在时代的前列。

其三,为理论创新确立了新起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体人民经过接力探索而创立的,所以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探索的体系,并将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思想僵化,党和国家就会失去活力,思想西化,党和国家就会走向邪路,这两者都会葬送我们前途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必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所以,我们要确立这种理论自信,我们也有理由和底气自信。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