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过程(2)

透视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过程(2)

2012年下半年,在周边海洋领土争端频发、海洋权益保护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中央又设立了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海洋权益事务的议事和协调。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同样设立了办事机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此外,本次两会中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

中央外办辅助中央外事领导小组进行外交决策的准备和落实。中央外事办公室(简称“中央外办”)是中央外事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1998年撤销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成立中央外事办公室,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中央外办同时作为它们的办事机构。中央外办的职责主要有:一是协调中央各系统和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涉外事务;二是就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拟定相关政策,向中央提出决策建议;三是负责督促落实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决策、决定,特别是协调跨系统、跨部门的落实;四是代中央拟定外事工作的全国性规定,审核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地方制定的重要外事规定,办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地方报送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的有关重要外事问题的请示、报告。

中央外办在外交的决策、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发挥着枢纽的重大作用,是外交决策的核心协调机构。中央外办主任一般由负责涉外事务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任,其组成人员包括有丰富外交经验和较高政策水平的高级外交官、高级军方将领,并有相应的工作团队。

国务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随着海外利益保护、涉外安全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在国务院系统内部设立了一些跨部门的协调机构,它们在外交决策,特别是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2004年起建立的正部级的涉外紧急突发事件协调小组和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这些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在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等涉外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

外交决策的咨询机制。智力支持对外交决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外交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中央外办和外交部等部门已经形成了在重大外交决策前进行调研和咨询的惯例。在原有政策研究部门(主要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外交部政策规划司、中联部研究室等部委的政策研究机构,2011年中央军委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规划部)和官方的专业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和中央党校系统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基础上,近年来决策咨询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外交部在2008年成立了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就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现任委员35名,非常精干,包括涵盖了重要国家和组织的荣休资深大使和涵盖了重要学科领域(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文化交流、环境科学等)的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该委员会通过出访调研、国内调研和专题咨询等形式为外交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军队系统也建立了相关的咨询机构——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全军外事工作专家咨询小组。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也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个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荣休的资深大使、国际问题专家学者或是现任的重要涉外官员(比如中央外办副主任等),通过专题调研、国际形势务虚会、研讨会等形式为中央决策提出建议。比如,2012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亚北非局势等重大国际问题向中央提出了咨询建议。此外,中央外办和外交部等部门还经常直接或委托相关部门就有关问题向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涉外议题多样化、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对建立系统、全面、高效的决策咨询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