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道路框架内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2)

在中国道路框架内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2)

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用这种思想分析当前我国的情况,我们也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基本的;第二,我国当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很严重,国内的市场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腐败问题已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多,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隐患。

但是,我国实行的基本社会制度,又为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提供了可靠保证。怎样把握好这一点,是我们当前必须专注研究的。

首先,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一种新社会主义,但它仍然是社会主义范畴。过去总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应,其实,这有不准确的一面。从观念上说,社会主义的对应面应该是个人主义。一个是从社会出发看问题,一个是从个人出发看问题。从社会出发看问题,就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大多数,看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需求。就是说,一方面要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打下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即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什么?是以资为本。因此,人本主义(抛开哲学史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不谈)的对立面才是资本主义。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做根本,就要时时看到人民的需要和愿望,一切是非标准皆应以人民的好恶做依归,而不是总听从资本的好恶,看资本的眼色,一切由资本说了算。

落实以上两条,就要紧紧抓住当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心声。这个心声是什么?据环球舆情中心最近在全国七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在询问“您希望哪些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问题时,结果是:“增加居民收入”占41.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占34.7%,“反腐败”占33.0%,“缩小贫富差距”占31.9%,“调控房价”占28.4%,“保障食品安全”占27.5%。②这前六位全部是关于“调节居民收入”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应该说是代表了普遍民意。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到国家发展的实处,除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完善调节公民收入的政策。这里包括:一次分配的调节,如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改善国家直接控制的各领域的工资制度,以及通过税收等手段对企事业单位分配结果的调节等;二次分配的调节,这是更重要的,如强化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等;三次分配的调节,如政府主导的各种慈善事业的有效化,社会慈善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与照顾等。这些,除了体现我国的政治要求外,也是拓展国内市场、最终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基本、最有效手段。

那么,这样做的效能性如何呢?实际上,占中国绝大多数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大的,满足这种需求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它不仅足以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这样的市场进入到发达国家阶段也不显窄小。

一般来说,人民群众的需求包括生存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尊享性需求等几个层次。目前大多数人得到满足的,大都仅是生存性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饱。有的甚至这方面还不行,如很多人还不能享有一套像样的住房。这种情况在许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非常明显。发展性需求就有更大差距了,许多人甚至还根本谈不上。比如拥有快捷的交通工具,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使孩子能上更好的幼儿园和更好学校,更别说请合格的保姆和家庭教师了。至于尊享性需求,则有更大的差距。到车站看一看我们的农民工,蹲在地上吃饭,躺在地上睡觉,谈何尊严!享乐性需求就更别提,像国外普通人的常态化出国旅游,周末的郊区度假,这些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做梦也不会想。为满足以上需求,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需要多大的发展!当这些需求都成为我国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现实时,中国就不需要担心“中等收入陷阱”了。

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说法,年收入在6~50万的家庭可称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到目前大约是3.1亿人,占到总人口的23%。③倘若我们从发展中产阶层的角度来研究解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比如力争到2020年达到40%,甚至最后形成橄榄形社会,其给市场释放的空间也是很大的。因此,这种研究也有一定价值。唯此做法中缺少了公平性的考量,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应有的更多关注,这不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太符合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从更关注 “公平”的角度看,我们应有“一个都不能少”的思维。

扩展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与国家公共治理模式重构

官方表述中的“中等收入”问题

从英国经验看“中等收入陷阱”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