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志: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赵克志: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记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达地区可能好办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难度很大。贵州地处祖国西南,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多年来,提起贵州,贫困和落后成为人们最直接的印象。贵州如何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赵克志:贵州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贵州尽快摆脱贫困,是实现国家“两个大局”战略部署的迫切要求,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搞好贵州的工作,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同时,又要稳扎稳打,扎实推进,不急于求成,不盲目攀比,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这既需要我们自己努力,也需要国家和全国各地给予大力支持。

未来5年,是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我们将坚持加速发展,努力保持一个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我省以往的发展速度,到201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我们将坚持转型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贵州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我们将坚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绘就的宏伟蓝图写在贵州大地上!

根据国家小康建设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6大项25个指标的全面小康监测体系,决定在全省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小康社会。具体工作中,我们把坚持“三个不能代替”、“三个核心指标”和达到“两个90%”作为同步小康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坚持“三个不能代替”,就是坚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全省的总体水平代替县县建成小康;坚持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的收入和生活标准,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坚持多数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实际成果,不能简单以指标数值代替群众直观感受。“三个核心指标”就是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0美元以上。“两个90%”就是到2020年有90%以上的县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去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6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保持这个速度,在2020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就可以超过90%。我们认为,达到了上述要求,就算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克强同志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讲,如果贵州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完整。他当时给我们提出“三个坚”的要求:坚定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坚持在跨越发展中实现转型发展,坚决夯实教育这个百年大计的基础。李克强同志的要求给了我们同步小康的信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我们决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这次全国“两会”的精神,做到五个进一步: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发展当中,我们要注意提高四个比重:一是提高工业经济的比重;二是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三是提高城镇化的比重,我们去年的城镇化率才 36.5%,比全国低了 16个百分点,要提高这个比重;四是提高县域经济的比重,因为全面建设小康也好,跨越发展也好,转型发展也好,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贵州的小康。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两个百年、“中国梦”、正能量,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特别希望社会各界,凝聚和传递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小康的正能量,更关心和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我们自己发力,中央也给力,全社会来助力,使西部地区尽快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来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