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压反对党转变为尊重反对党
在法律框架内对反对党强硬打压是李光耀等行动党领导人的一贯作风。2006年提名参加国会竞选之前,新加坡工人党第二助理秘书长戈麦斯(JamesGomez)因未获得少数种族候选人的族群身份鉴定证书而指责选举局职员没有处理他的申请。当局后来公布戈麦斯到选举局时的闭路电视影像,证明戈麦斯根本没有交上鉴定书申请,却反而质问选举局职员。真相大白之后,戈麦斯即时道歉认错,表示自己是误以为提交申请,其实却没有提交申请。应该说,戈麦斯的失误是无心的,道歉是真诚的。按道理,此事应该告一段落。但行动党领导人对此事“纠缠不休”,将“骗子”、“撒谎者”等骂名掷向戈麦斯。单在《联合早报》就刊登了如下大字标题的报道:“杨荣文:戈麦斯表格事件,工人党欠选民一个‘问责’”(2006年4月29日)、“黄根成指责戈麦斯,有预谋对政府玩弄肮脏的把戏”(2006年5月3日)、“李资政:戈麦斯是骗子”(2006年5月3日)、“黄根成:戈麦斯制造假象误导选民”(2006年5月3日)、“许文远:戈麦斯如不是骗子,应马上控告指责他”(2006年5月4日)、“李显龙:戈麦斯行为,玷污整个选举制度”(2006年5月4日)、“警方:戈麦斯涉及形式恐吓与提供假资料”(2006年5月9日)。这些文章直接或间接称戈麦斯玩弄政治把戏,抹黑选举局和政府;他是人格不健全的骗子,根本不适合当人民的代言人。
有感于行动党恃强凌弱、得理不饶人的做法,新加坡著名博客李健敏制作了一则音讯博客《肉脞面》,以“买肉脞面不要猪肝”来揶揄时政。它描述一名顾客在叫肉脞面时没有指明不要猪肝,熟食小贩把放有猪肝的肉脞面捧到他面前时,他却说自己已讲明不要猪肝。小贩透过闭路电视证明顾客并没有说明不要猪肝。顾客多番道歉,小贩却不原谅他,硬要他解释为何说自己先前曾说明不要猪肝。看过这则音讯博客,观众对一时糊涂而出错的顾客并无指责,却对纠缠不放的小贩十分反感。这其实也反映了民众对行动党对于戈麦斯所犯错误的“过多”批评、指责表示不满。行动党如果继续揪住此事不放,势必让选民更加反感,从而输掉应得的选票。面对上述情状,行动党不得不在接近投票的当头即时调整策略,停止对“戈麦斯事件”作更多的纠缠。李显龙总理告诉民众,国家还有更重要课题要讨论、关心,以便让选民的目光转移到其他问题。 新加坡2011年大选前夕,参选的革新党秘书长肯尼斯在竞选群众大会上说,激发他从政的是李显龙总理在他父亲惹耶勒南于2008年过世后写给他的唁文。他声称李显龙在信上写道:惹耶勒南想方设法摧毁人民行动党及行动党政府,因此“必须被消灭”。李显龙事后在记者会上指出,为了慎重起见,他特地把当年的唁文找出来查证,结果显示文中并没有肯尼斯所提到的说法。他当时的唁文写道,惹耶勒南担任安顺区议员和非选区议员时,经常在国会展开激烈辩论,或许因他和行动党对任何主要课题都意见不同,因此要想方设法摧毁行动党及行动党政府。他在唁文中表示,这种激烈的做法无论是对建立有建设性的反对党或对国会传统而言,都毫无助益。唁文说:“无论如何,惹耶勒南上了年纪后仍活跃于政治的不屈不挠斗志,还是值得敬佩。”叙述了上述事实之后,李显龙对记者说:“我不认为肯尼斯的说法符合当年的唁文内容,所以我不理解他为何这么说。”
后来,肯尼斯承认他错误引述了李总理发给他的唁文内容,并表示这是“无心之过”,还将正式发文告澄清。李显龙也接受了肯尼斯的道歉,并对其道歉表示感谢。对比2006年大选前夕行动党领导人对待戈麦斯同样的无心之过的强烈指责,李显龙这次的态度显得格外温和。上述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竞选双方或多方通过“一报还一报”的博弈,最终走向了相互妥协、相互尊重的良性循环。这里所说的“一报还一报”,就是当对方不友好,我也不友好,从而用我的不友好惩罚对方的不友好,以促其变为友好;当对方友好,我也友好,用我的友好来奖励对方的友好,以促其坚持友好。当双方尝到不友好的苦头和友好的甜头,就会改变不友好和坚持友好,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从家长式作风转变为朋友式作风
新加坡第一代总理李光耀的作风是家长式。家长式领导固然“爱民如子”,但也强调权威。李光耀推崇的治国原则之一是“要受人尊重,不要讨人喜欢”。与之相联系,新加坡式民主也被称之为“托管式民主”,即“政府像人民的信托人,一旦在选举中受委托以负责看管人民的长期福利时,它就以独立的判断力来决定人民的长远利益,并以此作为它的政治行动的根据。实际上,新加坡政府的政策从来就不是由民意调查或人民投票来决定的,因此,在执行正确的长期政策时,有时难免会收到‘良药苦口’的反应。但是,正因为新加坡采取了这种‘托管式民主’模式,它才能成功地推行一些虽不讨好但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政策”。
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在外阅历的增加,新加坡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喜欢家长式作风。“家长”们将民众视为小孩。新加坡年轻一代则说,我们也许是小孩,但是不笨。新加坡有个电影的名字就叫《小孩不笨》,用以影射政府的家长式作风。电影的开头没有声音,只在银幕上推出一排文字:“电影就要放映,请大家安静!”然后又推出一排文字:“请大家关掉手机。”然后又一排排地推出下列文字:“能不能来点掌声”、“能不能再热烈一点”、“谢谢”。最后,银幕上推出一排更大的文字:“你们为什么这么听话?”其意是在讽刺新加坡人过于听政府的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婆的话。
面对时代变化,第二代总理吴作栋将领导作风转变为兄长式。他认为,兄长式是从家长式走向更为民主方式的一种过渡方式。其方法是注重协商,给政策注入人情味。如果说,李光耀时代的政策往往“良药苦口”,那么,吴作栋时代的政策则是要在苦口的良药里加糖。正因为上述转变,吴作栋在概括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成绩的时候说,第一代领导人赢得了人民理性的支持,第二代领导人获得了人民衷心的拥护。
第三代总理李显龙将领导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朋友式。想起李光耀,人们会想到他早年捏起裤脚涉水下乡的照片。那时候,人们期待的是爱民如子的家长。想到李显龙,人们可能会想到他与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尼拉(Nila)的合照。照片中的李显龙左手拉着尼拉的手,右手做出V字的手势,面对镜头哈哈地笑着。报上刊登这张照片时,旁边的说明文字写的是“一二三,笑一个”。这样的造型很难想象会发生在李光耀身上。李显龙说,作风的变化固然是因为自己与父亲李光耀的个性略有不同,例如,李光耀更强悍,自己更温柔。但更大原因是因为时代变了,自己也不得不变。
新加坡87位议员中有八十二三位都写面簿(Facebook),拓宽与民众的交流方式。李显龙特别精心地经营自己的面簿。其面簿内容既记载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转载别人的漫画、歌曲。例如,他将爱国歌曲《依然爱你》(中译版)的音乐短片放到自己的面簿上与网民分享,一天之内就获得345个转载和1400多个“赞”。这首爱国歌曲的歌词内容并没有赞颂新加坡如何繁荣富强、光荣伟大,反而讲述了它的许多缺点不足。当然,其最后结论还是“依然爱你”(即爱新加坡)。歌词说:“他们说你很拥挤,没地方站人龙那么长,事情也搞错。他们说你变了,不再一样,你不OK。我说的是真的,但我依然爱你。我知道你面对压力,有时也搞得一团乱。但在内心深处,我知道你没变,我依然爱你,爱你让我笑的方式。就算你落伍时,我依然爱着你,我依然爱你,一直以来都爱着你,我对你的爱永不改变。”这说明,新一代的新加坡人更喜欢这种平实平凡的爱国方式,作为总理的李显龙也接受这种“平淡最真”的爱国方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