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是权力运行的基础(2)

权威是权力运行的基础(2)

如何重建基层政府权威

一些基层政府“权威真空”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严重地侵蚀着执政党的社会根基。改革时代的权威来自于理性和法治,要以人民认可和信服为本,树立“弱权力、强权威”的执政理念。

第一,依靠法治,重建公正权威。从消极意义上来说,国家是社会关系的调和者和仲裁者。国家要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使权力,以法律约束自身的公正性。同时,国家居中裁判,以法治作为统一的社会规则,平等地对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树立起公正权威形象。

第二,重视民生,重建社会权威。社会主义国家有义务、有责任使改革成果全民共享,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从积极意义上,现代国家不仅是个守夜人的角色,而是应该积极发挥国家弥补市场缺位的社会调节功能,合理配置资源,大力进行民生建设,在社会物品分配时“最大限度地有利于最弱势的人”,重树社会权威形象。

第三,再造伦理,重建道义权威。权力是有其伦理维度的,最根本的就是权力的公共性。权力只有在公共领域内为公共利益而行使,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服从。而为私利所役使的权力,公器变为私器,会失去道义上的支持,权威性也就无从谈起。重建道义权威,回归权力的公共本性,已是刻不容缓。

(作者为山东省委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

关键词

权威与权力

权力意味着国家对强制力的垄断和对社会的控制力,是一种刚性统治方式;而权威则意味着社会的认同和自觉服从,是一种柔性统治方式。权力是从国家出发的一种单向度的命令、训示,呈现合法化的强力特征;而权威则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构成的一种双向度的信任关系,表现为一种社会对国家的毫不怀疑的承认和信服。权力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商量,立即执行”,而权威则是“商量着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