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请给农民工更多人文关怀(3)

【案例】请给农民工更多人文关怀(3)

 

【延伸阅读】

@莫小米no听话:之前就在网上看到外地有一些农民工怕弄脏座位,上公交或地铁站着不坐,今天真的遇到一群农民工大叔,明明始发站有不少空座位,却全都站着。”这两天一条微博引起了众网友的关注,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农民工为什么上地铁后不坐座位而选择站着?11月22日,沈阳晚报记者联系上网友“莫小米no听话”,她回想起地铁上遇到的那群农民工大叔依旧心里不是滋味…【详细

【宣讲家评论】

表面上看,厕所修建者拒绝农民工入厕是对自家环境“负责”,但这样的标语却毫无疑问让人感到了歧视。厕所修建在公共区域,就应该起到方便大家的作用,如果仅仅因为农民工“脏”,就拒绝入内,并没有说服力。这种简单的做法,体现出了对公共道德、社会价值的多重拷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读后令人振奋。

给农民工更多人文关怀,意味着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更加设身处地为农民工着想。比如说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等。制定这些政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实地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不能拿“操场太小”、“没有塑胶跑道”之类的理由把打工子弟拦在学校门外。民盟中央在今年的提案中就建议,建立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财政投入机制,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经费。

给农民工更多人文关怀,就意味着国家将更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全国通用的农民工医保IC卡,医保管理部门凭IC卡号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农民工缴费和就诊记录,跟踪农民工参保和就诊情况,使农民工看病更加方便。

给农民工更多人文关怀,就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比如,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不能再把农民工看做廉价劳动力,而应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也许做到了这一点,困扰不少企业的“用工荒”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给农民工更多人文关怀,还意味着农民工权利将得到更多保障。比如,今年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确认县级城市放开户籍登记,并首次将申请登记常住户口范围拓展到地级市;要求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这些都说明,拆减户籍“藩篱”已走出重要一步。逐步剥离户籍制度与消费品分配和权益保障之间的联系,让农民工不仅成为城市的建设者,而且成为城市的主人,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人文关怀。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扩大,一个城市越来越离不开农民工,而随着中国第一代因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独生子女成长为社会的主要劳动人口,农民工的数量将不断地减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城市农民工会成为比高端白领还稀缺,到那里我们将会如何去寻找农民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