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让我们失去,进步中获得补偿

灾难让我们失去,进步中获得补偿

摘要:芦山地震中受损的一些房屋系汶川地震后修建,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汶川地震重建项目存在质量问题,“8级抗震标准抵不住7级地震”。只要我们借鉴、采用汶川灾后重建形成的一套有效做法和运行机制,芦山灾后重建一定也能交出合格的答卷。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和五年后的芦山地震,冥冥之中被连在一起。这两次处于同一个地震带的地震中,我们发现了一定的内在相关性,中国社会在大灾大难中迸发出来的热情、智慧和共识,正在形成推动民族进步的巨大力量。”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今天是四川芦山“4·20”地震遇难者的“头七”。为悼念地震遇难同胞,四川省政府决定今天为全省哀悼日,全省停止公共娱乐活动,8时02分起,全省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船舶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四川和全国人民沉入无限的悲恸中。(相关报道见05版)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无情地撕裂了世间的宁静,残酷的惨状,钻心的伤痛,生与死的诀别,凝成我们灵魂深处的共同记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燃上一炷祈祷的香烛,向死难者寄托深切的哀悼,以生者虔敬的悲情,为逝者再送上一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在每一个生者心中,地震中逝去的每一个鲜活生命,永远都是不可泯灭的价值和存在。我们以虔诚的悼念,告慰死难者的灵魂,我们尤当痛切人生之可贵,倍加珍惜每一天幸福光阴。

地震中发生的那些故事,读来令人唏嘘。五年前,一位母亲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儿子,在这次芦山地震中,她又不幸失去了17岁的女儿;即将五岁的小女孩王延霞,五年前在汶川地震中来到世间,被称为“地震宝宝”,不料在芦山地震中遭遇不测,生命之花就此凋谢……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和五年后的芦山地震,冥冥之中被连在一起,尽管后者的震级和损害程度远不及前者,也未被认定为前者的余震,但在这两次处于同一个地震断裂带的地震中,我们发现了一定内在相关性,中国社会在大灾大难中迸发出来的热情、智慧和共识,正在形成推动民族进步的巨大力量。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