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损我国教育公平的三大因素

有损我国教育公平的三大因素

普照 (周咏娟/图 新华社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需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更有赖于通过我国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推进,着力提高教育公平程度,为公民接受教育和参与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机会的平等,以增强居民提高个人收入的能力。

教育公平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还包括人力资源的可持续。而教育是一个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保障,是立国之本。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意识,具备关心全人类明天的道德认识和博大胸怀,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是义务教育普及率还是高等教育入学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现实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区或者弱势群体由于没有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影响其成长,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努力为公民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竞争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有损我国教育公平的因素

地域性不公平现象。以高考招生政策为例,现行高考招生政策是按照省份分配招生指标,高校所在地的省份往往能获得较多的招生指标,高校较少的省份在高考招生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就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的高考招生情况。高校数量多的地区,本地学生考入全国重点高校的机会远大于人口多而高校少的省份,导致了考生为考取重点高校而进行的户口迁移问题。高考的地域性不公平,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受教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使教育公平难以实现。

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投入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问题,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农村的教育资金、教育硬件和优秀教师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城镇的现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还有不少是危房,教育硬件建设比较落后,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不如城镇教师、少数地区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困难群体教育保障存在不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教育的重要问题。尽管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部免费,但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实行收费制度,而且其费用不断提高。由于教育收费高涨,在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辍学的学生仍然不少,因此,低保人群等困难群体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亟待解决。此外,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有所缓解,但受无法落户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大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依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有的人甚至连义务教育权利都难以得到保障。

提升我国教育公平性的途径

调整优化教育发展政策,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教育公平的原则,对现行教育发展政策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取消或者调整一些显失公平的教育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不同地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不同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贫穷落后地区教育的专项补助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的教育资金支持,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提供资金保障,不断缩小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教育上的差距。对人口大省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给予优惠扶持政策,缩小高校招生方面的地区差距。灵活运用税收、招生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增加民众享受教育的机会。

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公平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理念,促进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则之一,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充分考虑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在职称晋升、孩子入学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保障,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教学。在进行新的教育发展布局时,将教育的增量部分向农村地区倾斜,更多地在农村地区建立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院校,增加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机会。加大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力度,在教师培训、硬件投入等方面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好的保障,使农村教育水平及时跟上城镇教育的发展步伐。

坚持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保障困难群体的教育权利。在对现有制度和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制度保障,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通过完善教育公平的保障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从就业、干部选拔等方面来保持人才流动渠道的畅通,增强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要做好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宣传教育和制度保障工作,加强对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真正实现发展机会的男女平等。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