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本报评论员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对人类反腐败斗争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宣战的动员令。
毋庸置疑,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纵容亲属子女“吃空饷”,更有甚者规避公开招聘考试,通过“空挂”人事关系调入另一单位“曲线上岗”等各种丑恶现象,正是典型的特权现象。这一现象,严重背离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市纪委不止步于一般性的集中查纠,而是站在推动延安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吃空饷”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创造性地建立了人力资源电子监管制度,形成了涵盖全市各级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人力资源电子监管平台,如同一张“铁网”和“天网”,彻底锁住了“吃空饷”和“空中飞人”等特权行为和不正之风,从而从制度层面,杜绝这一现象的出现,这不仅巩固了专项治理成果,而且建立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清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解决吃空饷问题加强查纠固然不能放松,但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这一腐败现象产生更为重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制度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市纪委锐意创新,稳健实践,给全市各级各部门做了表率。当前,正是延安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创造腐败不易滋生的制度环境,为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而努力奋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