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只能“盛”不能“剩”

新能源只能“盛”不能“剩”

摘要:据新华社5月5日报道: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了新能源的“盛”与“剩”的问题。其实,跟“弃风”、“弃水”比较起来,在我国,新能源方面最大的放弃现象是在太阳能与核能方面。

据新华社5月5日报道: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了新能源的“盛”与“剩”的问题。“盛”就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很旺盛,而“剩”则是指新能源的产能过剩,利用率不高,甚至不得不放弃使用。比如风电,谁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干净的新能源,而且属于“不用白不用”的,但出现了“弃风”现象。同样,水力发电也有“弃水”现象。

数据显示,我国的能源结构属于高排放类型,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电主要靠烧煤。煤和石油等,叫做“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也污染环境。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21.4%,这其中的主要贡献还是水电这种算不上“新”的传统能源。像风电这样的新能源,虽然去年突破了1千亿千瓦时(就是俗称的“度”),但所占比例仍然只占总发电量的2%。就是这2%,还面临着“弃风”的浪费情况,原因是输电线路建设滞后,多风地区如内蒙古、甘肃、东北等地的风电送不出来,自身又用不了这么多。水电的情况也与此类似,由于中国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那边也同样面临送不出去、自己又用不完的局面,于是只好“弃”。

其实,跟“弃风”、“弃水”比较起来,在我国,新能源方面最大的放弃现象是在太阳能与核能方面。

世界上最适合太阳能发电的国家就是我国,因为我国有极其广大的高原和荒漠地区,像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占了全国将近一半的面积,这些地方日照特别充足,却大多为不毛之地,干不了别的用,简直可以说就是专为发展太阳能发电而设置的,这是不二选择。而且,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光伏发电产品生产国。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没有地位,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伏产品95%销往欧洲和日本等太阳能资源并不太丰富的国家,而且还要受人家的反倾销制裁,于是产能过剩,光伏企业日子极其艰难。这种“弃光”的现象比“弃风”、“弃水”都要严重得多。还有核电,受日本大地震的精神作用影响,进展缓慢,在总体发电量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现在只占1.97%,距离2030年将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提高到8%的目标相去甚远。“弃光”和“弃核”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这还没有算上环境付出的代价。

新能源在远远未能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效益的时候,却出现了“剩”的现象,为什么?表面上看是结构问题和成本问题,比如电网的分布、权属,以及能源的获取成本等,本质上是一个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问题。如果为了在短期之内获得GDP的快速增长,而不计发展成本、不计环境成本、不考虑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那么延续当下的能源结构就是肯定的,没有动力去改变它。只有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更重要的是要在利益分配格局上体现出这种考虑,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比如,在对待太阳能利用的问题上,前段时间有报道说天津滨海新区一户人家,通过在屋顶装小型太阳能发电机组,解决了自家用电问题,还略有盈余,盈余部分有关部门允许它“卖给”国家电网,而且价钱公道。虽然算下来他家的那点电力盈余对于国家电网来说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但这件事的象征意义十分巨大。这就是从利益分配机制上给予了新能源以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也非常重要,具有导向作用。比如欧盟和日本的办法,是给予补贴,要么补贴给电网企业帮他们承担一部分光伏发电的入网成本,要么是强制别墅等住宅用户必须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政府再给予这些用户补贴。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办法,新能源在中国只能“盛”,不能“剩”,这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战略举措。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