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收入翻番的途径和对策

保障农民收入翻番的途径和对策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总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目标。就云南来说,推进全省经济翻番,其关键点是要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翻番。为在2020年使云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需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1.58番。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最近出台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在明确今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目标和任务时,强调要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和“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为我省“三个发展”夯实基础支撑。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今后的关键,就是提出并实施更为完备和有效的保障农民收入翻番的途径和对策,切实保障农民收入翻番。

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夯实农民从业增收基础

应该按照云南桥头堡建设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对云南农村农民素质提升与增收潜力的关系进行再认识,立足农村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开发来提高农民驾驭多种增收技能及模式的能力。重点要从云南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83.4%的实际出发,制定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政策。该政策的主体应该是,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农村产业拓展、劳动力转移流动等方式,将全省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再科学系统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在各自从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夯实保障农民增收的技能基础和劳动增收资本。为此,需要整合省内各级教育、农业、社会保障等涉农系统,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机构及其“省州(市)县三级联动”就业技能培训体系,特别是在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县,要配套制定并实施以提高农民从业能力为目标的地方性法规。

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 途径和对策

从2006—2007年间云南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现金总收入67%—75%的实际看,增加家庭经营收入是提高农民增收幅度的首要途径。为此,一要制定更优惠的农业综合激励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切实推进烟草、蔗糖、茶叶、天然橡胶、果蔬、花卉、马铃薯、生物药等优势产业发展,为农民创造更优良的农业增收环境和机遇。二要强化区域型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以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市场竞争力为契机,吸纳农民参与和享受加工流通增值的合理利润。三要以建设畜禽渔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为重点,不断加大畜禽渔业产品生产基地县的建设力度,使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四要制定全省农村林地增收扶持政策及方案,不断提高农民家庭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效益,通过发展木本油料产业、速生丰产林和笋材两用竹林产业、林间产品和林下产品开发产业、林牧结合产业等,使农村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五要制定民族地区农村特色旅游发展激励办法,以景区依托、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农家乐”等为重点,发展以农村旅游、商贸、物流、运输等为主体的农村第三产业。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 途径和对策

根据近年云南农民工资性收入仅占总收入20%的实际,要制定帮助农民就地务工与异地就业结合的鼓励政策,弥补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足的收入短板。一要建立城乡统一型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强化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功能,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网络,以此推进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提高农民就业增收水平。尤其是贫困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的服务力度,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和输入地用工协调机制,加强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二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规范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向省外和境外的转移就业。三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为农民就地和异地转移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四要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激励,鼓励农民创业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五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以滇中经济区与沿边经济带的农村为重点,发展外向型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有效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技能及其增收的可靠性。

提高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 的途径和对策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