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坚强”的希望小学屹立在责任与良知上(3)

【案例】“坚强”的希望小学屹立在责任与良知上(3)

“房坚强”体现良心比技术更重要

地震发生后,不少房屋、学校倒塌,特别是全县近七成学校校舍受损,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希望小学却固若金汤,成为“房坚强”,确实难能可贵。

就房屋建筑而言,建筑结构不同,其防震能力不同,其中全现浇框架结构的防震能力和安全性比较高,这所希望小学正是采取这种结构建成的。加之建筑商的良心和捐建者有力的监管,才使这所希望小学具有牢固的抗地震能力,从而固若金汤,成为“房坚强”。

学校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家庭的幸福指数,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理应保质保量地建设好。然而现实是,校舍建设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导致校舍“短命”。究其根源,关键是“监脆脆”导致监管方与施工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以致施工时把钢筋换成竹杆、把水泥换成泥沙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盛行,这样建起来的校舍怎么不“短命”?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科学设计、合理的工期、原材料,既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按照现行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还原工程真实质量完全没问题,关键是建设者和监管者都缺乏一种对校舍、对教育、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民族建筑精神”,导致“短命校舍”频现。毕竟,建校舍,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良心活;良心比技术更重要,一旦良心缺失了,技术再高超,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房坚强”背后是人品和人格“坚强”。地震发生了,校舍倒了,除了天灾,不可忽视的是人为因素。只有从重视教育、保护下一代的高度着想,像日本那样把校舍建成“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甚至是群众紧急避难所,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房坚强”。

李云鹏:希望小学“房坚强”收获的不仅仅是欣慰

汶川地震中的校园悲剧,暴露出来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建筑设防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几年后再次面对自然灾害,“固若金汤”的校舍展现了党和政府吸取教训,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对比汶川地震中的人们的不知所措,整个救灾过程显得更成熟,更冷静,大家齐心协力为黄金72小时争取救援机会,交管部门24小时执勤,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武警官兵、消防队组成搜救队,在废墟中寻找生命;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带着药品赶赴灾区;新闻传媒工作者将灾区情况告知外界;社会爱心组织为灾区募捐;公民走向献血站为灾区群众献血;自愿者被统一组织,为灾区居民发放食品等物资;亿万网友们的微博关注爱心捐款等等大家都“各尽其责”、不盲目、不“越界”、不“渎职”、不添乱,最大效率的抢救生命。

“多难兴邦”,每次自然灾害,只能使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中华民族更加凝聚,中国人是勇敢的,中国人是坚强的,中国人更是不断成长的。地震会过去,家园会重新建设, 愿逝去的生命得到安息,愿生者更加坚强地生活。在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肯定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只有战胜一个个困难与挑战,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才会让我们不断成长进步,“坚强”的希望小学屹立在震后的废墟中,守护了我们的孩子,更守护了我们的希望。

【启示与思考】

灾难可以提供多维度的视角,既能看到生命的不屈和人间的真情,更能看到全社会对灾害防范的责任与良知。在一定程度上讲,灾害尤其是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必须持以足够的敬畏,在认知的范畴内能够做到最好,才能防患未然,真正实现灾而无害。诸如地震来袭,“房坚强”给人的生命提供强有力的庇护,伤亡人数大量减少,才可能让社会在面对大灾发生时,显得更从容与理性。

防震减灾是汶川地震留给人们最大警示。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灾区校舍损毁严重,遇难失踪学生逾5000人。从当年的灾难中,校舍大面积垮塌的祸首也不仅仅被认为是建筑的较低设防标准、不合理的结构和不严格的施工标准,更有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与良知。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没有重演汶川地震的悲剧,灾后重建的学校在此次地震中,除少数学校在强震中受损,暂无校舍倒塌的报告。无疑,建设者的责任与良知经受住了考验,也证明了只要秉承责任与良知,才可能让建筑经历得起历史与风雨的检验。

工程质量,功在千秋,语言很朴素,内涵却很深刻。“房坚强”屹立的是责任与良知,便是最好的注解。历史的教训不应只是被总结和警醒,也不能仅仅只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在治标不治本的怪圈中循环。只有靠规则支撑起责任,靠制度安放下良知,才能真正形成重视工程质量的行业氛围,才能让所有建筑在危难之时,挺得起庇护的脊梁。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