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迄今还没有哪项活动能够在影响力、持久性、群众参与和社会关注度上,堪与学雷锋活动相比。
学雷锋活动开展50多年历久弥新,雷锋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历了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多元价值观的扬弃沉淀后,愈来愈多的人发现,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身上闪耀的美德和人性光辉,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于是,与弘扬雷锋精神有关的群众性组织越来越多,以传播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的网站相继问世,以研究雷锋、解读雷锋、还原雷锋为宗旨的专著不断推出,一个个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被人们不约而同地称之为“雷锋”。对主流媒体来说,深入观照、生动反映这一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雷锋现象”,引领社会舆论,弘扬新风正气,既是职责所系,亦是大众所需。
在雷锋因公牺牲半个世纪后,当“雷锋”再次成为高频词的今天,以全民开展学雷锋活动50周年为契机,采用纪念特刊的宣传报道方式,来纪念雷锋同志、彰显雷锋精神,梳理开展学雷锋活动50多年的风风雨雨,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意义和普适价值,这就是我们推出《解放军报》“永远的榜样——学雷锋活动走过50年”纪念特刊的初衷。
(二)
《解放军报》8个版的“学雷锋50周年特刊”于今年3月5日推出后,迅即在军内外读者中引起反响,被认为是对雷锋精神的一次集中梳理,对学雷锋活动开展50周年的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也是对作为时代精神坐标、价值标高的雷锋事迹的一次深度开掘。这8个版的特刊推出时,恰逢举国注目的两会开幕,舆论热点、社会焦点和受众眼球都集中于两会,似乎并不大容易受到关注;8个版的出版量于“厚报时代”来说,也显得较为单薄。尽管如此,学雷锋特刊仍然在读者中引起一定的关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特刊的策划和组织有可圈可点之处。
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让我们欣慰: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有多少付出就会收获多少感动。同时,来自社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也让担负特刊宣传任务的编辑备受鼓舞。解放军报社社长黄国柱在审读大样时批示:“确实很好!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去年特刊的基础上仍能新意迭出,光彩照人,实属不易!”总编辑谭健批示:“从策划到呈现可以看出的确开动了脑筋,想了办法,理性的与感性的,理论的与实践的,整体的与局部的结合得很好,有些稿件还相当精彩。”分管特刊宣传的副总编朱英秋审读完大样后,写了一段热情洋溢、充满感情的批语:“我审读大样时始终充满着激动——为雷锋精神之不朽;始终充满着感动——为担负特刊宣传任务编辑的全情投入。说实话,这个特刊不好做,做好了很不易。可呈现出来的是一份高水准的精品,思想性可读性俱佳,图文并茂,立意高,有品位,很难得!”
这次特刊宣传是在社领导的具体组织、策划下实施的,策划方案倾注了他们的思考、感悟、认识和心血,而在策划变为行动、付诸实践,方案从“零部件”变为“半成品”“成品”的过程中,特刊编辑所具备的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很强的执行力,也是特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社领导给予充分肯定的,正是他们在编辑过程中的良苦用心和不落俗套: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在创新和突破中实现超越。
(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