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国关系登多高 看多远?(4)

新型大国关系登多高 看多远?(4)

那么,出路何在?

一场新的文艺复兴——新的文明复兴,已躁动于时代的母腹,呼之欲出:它要把过度膨胀的人还原为和谐的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和谐世界。

新的文明复兴,应能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和夯实必要的社会基础。

三、在促进新的文明复兴中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应有所作为

从以上对世情变迁的剖析,可以得出结论:

——所谓“守成大国”即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大都得益于文艺复兴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这种解放过程中引起的“三个紧张”,又成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的桎梏;

——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

——“新兴大国”发展正当其时,已不能按过去的老路“新兴”。“守成大国”要继续领先,也不能按过去的方式“守成”。于是,两者既有需要、也只能努力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为此,在当今世界,中国就应当:

——高举起促进“新的文明复兴”的大旗,把握住“新人文主义”的话语权;

——高举起“人类和平、世界和谐”的大旗,站立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制高点;

——使冷战战略、冷战思维彻底成为历史,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也就为中华民族赢得和延长实现伟大复兴、重新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机遇期。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因应着促进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要求。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迎接这场并不逊色于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的、新时代的文明复兴,中国应该有所作为。

这是基于两点:

一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汤因比在比较世界各种文明的发展后指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从来没有对其疆域以外表示过帝国主义野心,传统上就是一个大而不霸的国家。“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为了说服谁、取悦谁、欺骗谁,而是基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基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必须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

二是中国倡导“新人文主义”。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对人本主义的呼唤,需要对传统人本精神继承吸收,发扬其积极成果又要革故鼎新。因为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多强调作为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催生了迅猛发展的经济,也造就了膨胀的个人。面对第一次文艺复兴遗留下来的膨胀了的个人,新的文明复兴,将建造和谐的人。它既巩固第一次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积极成果,又要对其过分的运用有所克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