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写成为习惯

让读写成为习惯

摘要:虽说,读书未必一定要去写作,但如果我们能将读书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效果一定比单纯的读书要好得多。读书与写作的意义若此,但要实现有效互动,并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养成兴趣、养成习惯。

虽说,读书未必一定要去写作,但如果我们能将读书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效果一定比单纯的读书要好得多。

从小学开始,语文教师就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忆起叶圣陶先生始创“语文”一词,其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曰“语文”。可见“语文”学科注意“听说读写”并重,尤其是关注孩子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要知道,读写能力更是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素养。

一所学校如此,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美国何以能成为阅读大国?其原因之一,就是机构的推动。美国有各种各样与阅读有关的教育机构。比如,“国际阅读学会”这家非营利组织现有超过6万名会员,该学会倡导的理念就是“读写能力”,即要达到一种“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读写的结合,就是读书的另一种方式,是为了帮助人们加速打开“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是为了让人们从线性到立体地去感悟丰富的世界、表达自我的意愿。

想起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朱自清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教书时,他指导学生读书,就同时要求学生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并鼓励他们有感而发写文章投稿。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用新眼光观察问题、用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春晖园的一段教育佳话。

无独有偶,上个世纪初,钱穆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文史大家吕思勉给他们讲历史地理两门课程。一次考试,出了4道题,每题25分。钱穆尤其喜欢有关吉林省长白山地势军情的第3题,一时兴起,写了很多,不料考试时间已过,整张试卷仅答一题。吕思勉阅卷时,在其卷后加了许多批语,且只凭钱穆答了一题,就给了其75分。与其说,这是教师对学生答题产生了共鸣,不如说,这是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褒奖。

如今,重提读书应与写作结合,也是出于客观现实的急需。现实生活中,文字表达水平常常会产生重大影响,标点符号错误甚至可能产生重大歧义。诚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言:“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写作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写作是读书的深化,有利于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成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实现“阅读与思考的统一”。

读书与写作的意义若此,但要实现有效互动,并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养成兴趣、养成习惯。养成了兴趣,你便会养成自觉,若你一天不读书不写作,你就会有一种空虚感、愧疚感;养成了习惯,你就不会随意抛弃,无论怎么忙,你都会挤时间去读去写,读过了写过了,你才会觉得安稳、踏实。

记得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这些人没能‘熬’过来。”“熬”,拼的是深邃的悟性和坚韧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读书与写作的互动,当是“熬”的题中应有之义。想起1936年,邹韬奋因倡言抗日,领导救国会,与其他六人被捕,史称“七君子事件”。在狱中,七君子一面坚持斗争,一面坚持读书写作。邹韬奋更是读书著译收获颇丰。入狱243天,他竟写作了自传《经历》和游记随笔集《萍踪忆语》近40万字,并把旅居伦敦时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英文笔记翻译成中文,编成《读书偶译》。其甘“熬”、善“熬”的意志和精神,实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