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很多人会知道它的地产和文化在业界都处于领军地位,但保利的军贸业务则更让人觉得神秘。保利集团董事长陈洪生日前罕见接受媒体采访,在这篇刊登在《英才》杂志2013年第6期的报道中,他表示,中国的武器装备的出口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人觉得当军火商不好是一种曲解,世界大国都在出口武器。
陈洪生说,要和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国有企业应当做的。陈洪生回顾了保利集团从单纯的军贸企业一步步向成为大型的房地产、文化、能源多元化央企的痛苦转型,并介绍了保利在购回圆明园兽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保利像一匹中央企业中冲出来的黑马,近些年资产和利润迅速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国资委2012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保利2012年底总资产达3785.6亿元,在全部116家中央企业中排名25位;当年实现利润总额187.7亿元,排名12位。过去5年的总资产年均增长38.9%,排名由51位上升至25位。利润由48.7亿元,增长至187.7亿元,年均增长40.0%,排名由28位上升至12位。5年来合计纳税486亿元。
地产和文化是保利现在的五大业务板块中,当下和未来最重要的两项业务,但保利的军贸业务则更让人觉得神秘。作为保利的创业者之一,保利集团董事长陈洪生曾是一名军人,在他看来军人和企业家虽有不同,但在管理上有诸多共通之处。
陈洪生说,简单地说,军队是一个纪律部队,它的任务主要就是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要准备打仗;作为企业来讲,主要目的是赚钱,就是把企业做好。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军队和企业确实差距还是挺大的,但是管理是共通的。企业要成功也要讲执行力。
新保利大厦外景
而在所有央企的办公大楼中,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的新保利大厦可谓特立独行。新保利大厦不仅拥有高90米,宽70米的世界最大柔索玻璃幕墙,还有重约5000吨的悬浮吊楼,这在建筑界绝对够“刺激”。而在吊楼顶部的保利艺术博物馆内,珍藏了中国大陆仅有的4尊圆明园铜兽首,同时还藏有大量稀世商周青铜器和北朝石刻佛像,将现代建筑与古代艺术完美融合。
中国最大的军贸企业之一,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双重敏感地位让保利常常低调隐身于公众视野之外。事实上,保利的军贸、房地产、文化、能源及民爆五个产业板块都处在市场充分竞争的领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先企业,他们又是如何取得高速增长的呢?在外界对央企充满质疑之际,保利的领导者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成长史?
军贸起家
有背景的公司,外界对保利一向讳莫如深。“保利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诞生、成长、发展和壮大的”,陈洪生并不避讳。保利的前身---保利科技公司,当初就是为了解决军队装备进出口的需要而成立的一个窗口公司,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批准,由总参和中信公司联合出资成立。直到现在,保利也一直担负着武器装备和技术进出口的许多工作。
资料显示,保利科技公司,通过出口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包括军队库存装备,为军队创汇数百亿元,全部用于军队装备建设,弥补了当时军费不足。仅在“七五”期间就拿出了200亿元,订购了一批陆、海、空三军的装备,不仅增强了军队装备实力,也解决了军工部门的部分生存和发展问题。与此同时,保利还承担为军队进口先进装备的光荣任务。上世纪80年代中,保利曾进口过知名的美国黑鹰直升机。90年代至今,保利也一直参与从前苏联和俄罗斯引进苏-27飞机、S-300导弹、护卫舰、潜艇等武器装备的工作。
“有些人觉得出口武器装备是件不好的事,是当军火商,其实这是一个曲解,世界大国都在出口武器装备。”陈洪生说,“中国的武器装备的出口是国家外事、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装备技术的合作可以促进国家间政治、外交、经济关系的发展。”
根据俄罗斯统计:2008-2012年全球武器出口排名是: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中国。美国武器出口总量占30%,而中国武器出口总量仅占5%。
“西方国家经常妖魔化中国的武器出口,其实在出口数量和质量上讲,我们和他们比是小儿科。他们甚至向台湾地区都出口武器。反过来还以他们的国内法来制裁我们,有什么资格呢?”陈洪生对于所谓的“制裁”非常气愤。
“虽然目前军贸业务在资产、收入、利润方面都只占到保利很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将始终把为国防建设服务作为保利的光荣使命”,军人出身的陈洪生如是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