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常话成为流行语

让家常话成为流行语

摘要:事实证明,实实在在说好“家常话”,既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也没有横在脚下的“高门槛”。说好“家常话”,体现着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责任,彰显着党员领导干部的为政爱民之心,凝结着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话风折射作风,反映胆识状态。近段时间以来,伴随着上上下下话风会风的转变,人们普遍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禁不住拍手叫好。笔者感到,转变话风会风,最根本的就是要实实在在说好“家常话”,真正让那些平实无奇、简洁明快、富于个性、直指要点的话语成为“流行语”,成为能解决问题、温暖人心的“知心话”。

“家常话”有时很“土”,就像埋在泥土地里的“山药蛋”,虽然其貌不扬,缺乏华丽之态,有时听起来并不是很悦耳,给人的感觉也不那么“顺溜”,但由于常年接触地气,吸收了充足的天地精华,带有丰厚泥土的天然芬芳,反而营养成分更高,可以滋养心灵,给人警醒,使人在干事创业的征途上少走些弯路,以更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

“家常话”有时很“硬”,就像铁锤与钢钎撞击出来的火花,带有耀眼的光芒,虽然给人的感觉不那么柔和,但实实在在,不掺杂一丁点儿的水分,其中蕴涵的充沛底气、做人骨气、催人豪气,让人不由自主地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踏实,使人从“一管一叶”中体验到按原则办事的清风正气,感受到党员领导干部倾心办事的真挚情怀。

“家常话”有时也很“清”,就如同山涧的一股清泉,一下子冲开泉眼周围的诸多阻隔,直抵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揭开捂在人们心头的疑虑,使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心与心交流的畅快,让人感到心底亮堂,变得坦诚直率,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更使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客套、顾虑,真正把准事情的脉搏,把问题解决到具体的关节点上。

讲话显素质,话风即作风,言语见心声。“家常话”既不穿靴戴帽、故弄玄虚,又通俗明白、开门见山、言之有理、据之有物,带着浓浓的人情味,直指问题的实质要害,该长时则长,该短时则短,决不拖泥带水、故意粉饰。

实实在在说好“家常话”,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对那些习惯于满嘴“领导高度重视”“正在研究解决”的人来说,简单的“家常话”,恐怕也要斟酌再三,始敢开口;对于那些“官威至上、惯于糊弄”的人来说,简单的“家常话”,临时从口中讲出来,恐怕也是言不由衷、迫不得已;对于那些惯于明哲保身、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来说,简单的家常话恐怕也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对于那些“来去全凭车轮子、进出都是会馆子”的人来说,如果想把简单的“家常话”说到基层群众的心坎上,点到问题的关键环节上,恐怕也要“秀”上半天功夫。诸如此类,看似人人张口就能来的“家常话”,实难于那些大而不当、脱离实际的“正确废话”,也难于那些台面上机械呆板式的假话、虚话、空话。

事实证明,实实在在说好“家常话”,既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也没有横在脚下的“高门槛”。首先,在于事业心责任感的强弱。不论是为官施政者,还是普通劳动者,只有具备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真正把本职岗位当成实现自己人生追求的舞台,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诉求,扑下身子去想事情干工作,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拿出真知灼见破解难题。其次,在于能否掌握真实情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邓小平曾指出,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我们干工作、谋发展,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讲求科学的方法。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事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难题,既不愿放下架子学习解决之道,也不愿眼睛向下深入基层搞好实地调研,认真听听基层群众的真心话,看看问题的真面目,而是习惯于整天浮在表面上,靠着“遥控指挥”来发号施令。如此,难怪做出的决策不受基层的欢迎,偏离问题的实际。最后,在于能否树好形象作好表率。新风一拂千山绿,自上而下最有力。党员领导干部既来自普通群众,又负有带领群众前行的时代重任,如果说一套做一套,或者制定了措施规定,自己却不照章执行,而是我行我素,故意把周围群众当成“睁眼瞎子”,天长日久,说出的话不仅没有人再听,而且难免会让人断章取义、自取其辱。

说好“家常话”,体现着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责任,彰显着党员领导干部的为政爱民之心,凝结着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走出那些“官话套话”的人为束缚,抛弃那些缠人的虚假客套,告别那些花哨的架势形式,实实在在地扑下身子,谋实策干实事,努力培树让人赏心悦目的清风正气,可谓是事业之幸、人民之幸。

不弃微小,方成善政。讲话行文,不在长、重在实,不在华丽、重在管用。实实在在说好“家常话”,不仅是扭转话风文风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务实之举。

(作者系第二炮兵装备部政治部主任)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