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重建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已经是迫在眉睫。中国以13亿人口之众,以超过西方数倍的速度向现代社会转型,如果没有能够凝聚社会的意识形态,没有能够规范个人行为的伦理准则,中国就有可能会掉入后发国家的“愤怒陷阱”,整个社会将走向溃散。宏观来看,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也就是未来10年,只要平稳地走过这个过渡阶段,今天的社会问题大部分都会得到解决或缓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10年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门槛,越过了这个充满的愤怒的门槛,愤怒的中国人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中国的知识精英作为历史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应该在这一跨越中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
中国需跨越“愤怒陷阱”(3)
-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04-13
- 【2019-12】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指标2020-01-15
- 《科普中国》——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路在何方?2019-12-25
-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2019-12-16
- 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12-13
- 中国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019-12-11
- 中国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019-12-11
- 【70年系列报告】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成就与展望2019-11-12
- 程美东:从大历史视角审视新中国70年2019-11-12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着力点2019-11-06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建好人民城市,托举人民幸福生活
- 清朗专项行动,守护未成年人网络“晴空”
- 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让游客尽享“京彩”
-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激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韦磊:中流砥柱 薪火相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 中国经济“半年报”怎么看?
- 莫纪宏:宪法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加速
- 生态丹青绘山河
- 促进基础科学的持续进步和繁荣发展
- 全国 “地耗”下降15.97%的生成密码
精选视频
中国式现代化 民生为大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使命
从东北抗联到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中流砥柱 薪火相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