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兰州石化、吉林烟草等大型国有企业近期相继被爆出“天价缴存住房公积金”,引发舆论关注。相关部门其实早已进行全国住房公积金联网监控工作,但进展并不顺利。(6月13日中国广播网)
通过“天价缴存住房公积金”事件的曝光,我们看到了住房公积金这项利国利民政策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的问题。在严惩相应企业及责任人的同时,大家不禁心存疑问,这样的企业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蛀虫还有多少?国家与政府怎样才能挖出更多的蛀虫,杜绝类似事件,看好百姓的“钱袋子”?
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能够摆在桌面,接受“阳光”检验的作法,就很少出问题。住房公积金问题也不离外。
因此,要想杜绝或减少住房公积金出现违规、违法问题,让“阳光”全方位照进各级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操作的各个角落,让监管部门甚至群众都可以随时进行督查,绝对是治本的良策。
按理说,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当前,通过网络织起一张有效的住房公积金监控图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这又的确是件难事,“到2012年底,要实现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住房公积金联网监控。但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仅有50多个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距离目标相差将近1倍。”
由此可见,让更多城市、更多企业实现住房公积金的“阳光”操作,并非易事。然而,这也恰恰反证出,住房公积金管理在很多城市和企业存在着不合法、不合规的“暗箱”操作。“十分巧合的是,吉林烟草‘天价住房公积金’事件,即在延边公司事发。”
因此,不管推进有多难,住房公积金实现联网监控的目标必须要兑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哪些心存私心的企业及个人没有了可乘之机,没有了出现问题的潜在“土壤”.
众所周知,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普照,缺少阳光,万物就会萎靡。自然如此,对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也亦然。期待,更多的城市和企业能够主动加入到“阳光”组织,让“阳光”操作助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健康,使其茁壮成长,无论领导,还是员工都能依法、公平地享受住房公积金的“福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