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缓慢 各国如何破解就业难题?(3)

经济复苏缓慢 各国如何破解就业难题?(3)

为了适应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的现状,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由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个层面组成。政府层面,联邦劳工部和各地区劳工局与高校密切配合,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并设立专门的高校服务组。这些部门经常发布就业指导信息,为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进行宏观指导。社会层面,为数众多的社会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就业经费并开展就业培训,对德国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层面,德国高校通过建立职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大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职业服务中心就开始进行长期的、有步骤的辅导,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长和职业目标,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这种立足于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服务,也成为德国高质量就业的一个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德国政府和高校只是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公平就业环境和全面的就业信息。找工作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主要得依靠自己的努力。(王志远)

奥地利职业培训带来低失业率

在经历欧债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击下,欧元区成员国失业率近年来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但奥地利失业率却始终在欧元区和欧盟保持最低。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奥地利失业率为4.9%,依然为欧盟所有成员国当中最低。

在奥地利,青年人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不一定非要进入大学学习,而是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学习。这些学校侧重于工作实践方面的教育,宗旨是要在这个阶段培养和训练青年人在某一方面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从而为将来的工作实践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根据奥地利联邦经济部的统计,约有40%的奥地利年轻人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选择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继续学习。调查显示,参加职业培训而非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对青年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不会带来负面影响,而在某些特定的行业领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者反而更加具有优势。

在职业教育方面,奥地利实行的是“双轨教育培训体制”,即将教育培训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由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共同组成的“双轨教育培训体制”。在“双轨体制”当中,在企业当中的实践培训占到了教育总量的80%以上,只有20%的理论课程是在职业学校当中完成的。这样的课程安排比例有助于学生在企业实习当中掌握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熟悉工作流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考试方面,主要的考试内容也是与工作实践有关的,而负责考试的主要是相关职业领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在通过考试后,学生可以获得相关职业的任职资质,这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申请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位。

创造一定比例的职业培训岗位也是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一种积极推动。在奥地利,企业创造多少培训岗位并无法定义务,但大多数企业仍然乐于为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充足的职业培训岗位。因为很多企业认为,今天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即是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此外,企业和接受职业培训者在职业培训结束后,也是自由双向选择的,这就充分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奥地利职业教育培训体制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确保了劳动者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劳动者自然会在就业当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这样的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无疑为供需双方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这也正是奥地利年轻人在就业方面压力较其他一些欧盟国家要小很多的重要原因。(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谢 飞)

法国:缓解高失业率尚待时日

近年来,法国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法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15至26岁的年轻人中,有近70万正处于失业状态。也就是说,目前26岁以下法国青年人中,失业率已超过20%。

失业率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大环境疲软难以有效带动就业是首要原因。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2008年以来,法国失业率一直呈急速上扬趋势。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得法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愈发惨淡。据法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在2012年的毕业生中,61%的青年人在获得文凭后的6个月后仍然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在为数不多能够找到工作的幸运儿中,只有39%的人能够通过试用期而最终留职。在这当中,又只有60%能够得到长期雇佣合同或长于6个月的短期雇佣合同,而其余40%则只能获得不满6个月的短期雇佣合同。

法国就业合同一般分为长期就业雇佣合同(CDI)、短期就业雇佣合同(CDD)、临时工就业合同(CTT)三大类。长期就业合同通常不明确标示合同终止期限,如果被炒鱿鱼可以立刻申领失业补助,如果是主动辞职则在4个月后申领失业补助。短期就业雇佣合同因相对长期就业雇佣合同在权责上对雇主最为有利,因此最受雇主欢迎。但根据法国劳动法规定,短期就业雇佣合同的时长不能超过18个月。若受雇佣者在2年内累计工作满6个月即可申请失业补助。临时工就业合同是为了临时替代离职员工的工作,或者对付企业临时增加的生产任务而签订的工作合同。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