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介入核实
5月27日,记者致电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该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赵百东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相关报道,并已经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核实。
5月28日,延边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其官网发布题为“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范我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核定标准”的消息。该消息称,针对部分管理部存在的超额核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问题,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召开专题会议,对各管理部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严格按照缴存基数不超过单位所在县(市)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超额部分不许计入缴存基数。“中心”审计稽核处对各管理部要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同一天,记者致电负责吉林烟草工业公司公积金缴纳事务的延边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延吉管理部副主任申今兰,她表示,应上级要求,她不方便就此事再接受记者采访,她建议联系管理中心办公室。不过,记者连续多天拨打相关负责人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连日来,记者多次联系吉林烟草工业公司希望获得回应,但均未果。该公司党群部徐姓负责人将记者推向办公室,但办公室宋主任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此前接听过记者电话的财务部邢主任的电话多天无人接听。
“烟草公司纳税额占到延边州的三分之一,其重要地位可能会导致当地政府部门难以查处。另外,全国各地国有企业,包括烟草行业类似情形都存在,并非只有吉林烟草工业公司一家,是否真正得到纠正和处理,我不表乐观。”举报人说。
吉林烟草工业公司天价公积金事件报道引起新华社的关注。新华网以《一个正面回应咋就这么难——吉林烟草公司高额公积金采访受阻记》为题,讲述了采访遇冷的遭遇,并指出,公积金变身隐性福利问题不能不了了之。
文章指出,住房公积金近些年来“走调变形”,垄断行业为职工超标多缴公积金,就是典型的变相增发福利。此举违背了住房公积金保护中低收入者利益的制度设计初衷,成了少数高收入单位为职工谋取福利的工具。
文章还指出,一些单位之所以能够在住房公积金账户上违规多缴,正是因为作为监管方的公积金管理部门疏于监管,态度暧昧,不能很好地执行有关规定,未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如果有法不依,有令不行,任凭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不仅会给国家带来损失,也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事件结果:
2013年6月2日新华网记者从吉林省延边州政府了解到,经核查,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名高管共超额缴纳公积金233.83万元,目前已由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其个人账户退还给吉林烟草工业公司,其他超缴人员的清退工作正在进行中。
吉林省烟草公司高管天价公积金不能止于清退
6月1日,记者从吉林省延边州政府了解到,经过核查,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名高管共超额缴纳公积金233.83万元,目前已经清退。延边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归集处处长张振赫介绍说,公积金超缴的主要原因是在具体收缴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没有将缴存基数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水平的3倍以外部分扣除,而是全额计算,致使公积金缴存额度过高。
此前媒体披露,吉林烟草工业公司违规为包括高管团队在内的职工上缴高额公积金,所有高管的公积金账户每月入账额均超过1.4万,最高者竟然高达18018元,大约相当于当地公务员或教师月工资总额的4到5倍——当地工作三四年的公务员或教师,月收入在三四千元左右。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天价公积金虽获证实,但当地相关部门态度暧昧,迟迟不作回应,以至于舆论疾呼“公积金变身隐形福利问题不能不了了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