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反式脂肪酸不会影响婴幼儿健康
事实上,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的,动物的肉品或乳品中天然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含量较低;一类是人工制造的,在油脂的加工和烹调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如人造脂肪、氢化油、咖啡植脂末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在母乳和牛乳中都天然存在,有文献表明: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9%,母乳中反式脂肪酸约占脂肪酸总量的2% -7%。所谓在个别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是虚假的、不科学的。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4.3.3条款规定,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总脂肪酸的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婴儿配方食品》(CODEX STAN 72-1981)3.1.3条款规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应超过总脂肪酸的3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展风险监测和风险排查,反式脂肪酸和总脂肪酸是监测的重点项目。从国家乳品中心的监测结果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反式脂肪酸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固有成分,尚没有资料证明乳中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中,明确规定了“原料不应使用氢化油脂”,终产品中“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应小于总脂肪酸的3%”。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10770-2010)中,明确规定了“原料不应使用氢化油脂”。由此看来,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反式脂肪酸不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
评论:妖魔化宣传婴幼儿奶粉中反式脂肪酸意欲何为?
在国家发改委对部分国外奶粉品牌的反垄断调查正在进行之际,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发表文章称“内地婴幼儿奶粉含反式脂肪酸”,对国内贝因美、圣元、伊利三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进行攻击,对国内消费者进行恐吓。
在我国政府部署提振群众对国产奶粉消费信心的关键时刻,该媒体的文章,一方面攻击说:内地婴儿奶粉含反式脂肪酸,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内地三个品牌的奶粉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安全标准。
这篇文章后来被传得越来越邪乎,有意忽略婴幼儿奶粉中反式脂肪酸符合安全标准这一基本事实,反而故意夸大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其用心何在?
有网友看到该文后,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质疑:其一,为何《南华早报》会主动购买贝因美、圣元、伊利婴幼儿奶粉样品送检?其二,为何该报道出台的时机如此蹊跷?其三,为何特别选用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进行对比,暗示国内奶粉存在问题?其四,为何内地大量媒体迅速响应进一步歪曲传播?
抛出四问之后,该网友推测:“这是否是某些国外奶粉品牌为了和发改委对抗,借反式脂肪酸这样的模糊性指标对原本合格无害的国内奶粉进行攻击,并买通网络水军进行抹黑的恶性传播事件?”
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提醒:面对中国政府对婴儿奶粉市场的治理,某些外资要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向中国主流民族品牌打黑枪下黑手,这是他们的老一套战术,每次都是由香港媒体发起,国内部分内线媒体配合,这次同样。只不过这次难以得逞,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流氓攻击了,已经有了相当的准备,必歼来犯之敌于垓下。
不少网友表示:“谣言猛于虎,围观也需要理性”、“网友擦亮眼,国货当自强”。更是有网友直言“这段时间正在整治奶粉市场,尤其是对进口奶粉,这时候出这种新闻意图抹黑国产奶粉,其目的是很明确的。”
回顾:国产婴幼儿奶粉的是是非非
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对国人来说已经不是新话题了。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有关国产婴幼儿奶粉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消费者心中刮
起旋风。虽然目前国产奶粉的生产状况已经有了相当改善,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已经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可以通过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却并不能完全消除公众的焦虑与质疑。
国产奶粉合格率高达99%却无人喝彩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3月2日在回答有关香港限制婴幼儿奶粉离港的提问时表示,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是,群众对奶粉符合质量标准的信心不足,所以才造成香港奶粉很多都被内地的水货客买走等情况。
崔永元表示,“我觉得媒体的注意力不该在香港限购奶粉,应该是为什么我们要去香港买奶粉。虽然有数据说99%的奶粉是合格的,但是我揣摩也有99%的人不相信国产奶粉。”怎么才能让大家相信国产奶粉呢?“这不光是奶粉的事儿,也是所有国产食品药品的事儿。现在是整个链条都不被信任,如果其他的食品药品大家都信任了,自然也就信任奶粉了。国产奶粉不是产量问题,是质量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