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析“神童式”干部成长秘密(3)

【案例】探析“神童式”干部成长秘密(3)

汪玉凯说,“就神童干部的事件来看,引发公众质疑的有两方面,一个是年龄,一个是教育背景”“一个正常受教育的人,通常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公示的干部里这么多十几岁就参加工作,这违背常理。即便履历是真实的,公众也会质疑:为什么没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得到了提拔,这对那些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是不公平的”。“此类事情已经从个案变成普遍现象了。由于选拔过程不公开,公众很容易认为这背后有‘猫儿腻’。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公众对官员选拔制度的不信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认为,选拔过程的不透明是引发公众质疑的关键,“公众对被任用的岗位要求、候选干部的能力不知情,一旦突然公示结果,难免出现质疑声。这种质疑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信息公开不完整,从而引发公信力的下降”。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也在关注此事,他曾在微博上表示:公开更是接受监督的过程。公开度决定公信度。我们从中也得思考:干部公示如何不让人再质疑?首先要认真审核,对过去任用存在问题不包不掖,有猫儿腻者当不用;其次该公开的公开,包括参加工作及任职时间等,尽可能披露相关信息,以免被动”。

【启示与思考】

善良的公众倒真希望真才实干的、优秀的年轻干部越多越好,哪怕像三国周喻那样“七岁学法九岁能,一十二岁当元帅,统领江南百万兵”也可以认同。人和人的才能有区别,年轻有为的人才也多的去了,年轻人当然可以当官当大官,问题是绝不应“造假”和“拼爹”。公众对于“神童干部”的怀疑并未背离常识,也并不排除个别极有才华者可以打破常规,但请拿出过得硬的依据来。要么,就像22岁的中国最年轻教授刘路一样,以揭密西塔潘猜想的成绩证明自已是“天才”;要么,拿出自已可以“七步成诗”的本事,最起码得有工作中的政绩。

这场舆论置疑要想平息并不难。这些个“神童干部”不是神仙,其生活的任何一次重大经历都会有相应铁的事实能证明(无论是从军还是考军校,还是转业,还是一步步当官),即使不是“天才”也不怕,兢兢业业也是为官的标准,那就请拿出一步步成长的证明和能印证说清生活履历的证据,这是可以为官的底线,也是选拔干部的最起码常识。

在现有的官员选拔体制下,如何做才能减少公众质疑?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建议,要完善任前公示程序,“比如,在选拔重要岗位干部的时候,组织部门应提前公示岗位职责,按照岗位要求公开选拔干部。对入围的候选人,及时公开其工作履历、学历背景等信息,让公众知道候选人的水平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在最终公示的时候,要详细说明用人的理由”。

如果公众了解并监督整个选拔过程,质疑声就会减少。“现在,政府在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党委部门也要推进此项工作。党务和政务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其公信力也会大大加强”。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