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梦与中国梦是相融共生的统一体(2)

强军梦与中国梦是相融共生的统一体(2)

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发展推力。现代社会发展,国防决不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消耗。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刺激经济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具有综合性“发展红利”,甚至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以国防和军队建设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军队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在打破军民体系壁垒、拆除利益高墙方面,需要更加主动,特别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以及信息、空天、海洋等关键领域,努力形成军民深度融合格局,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富国强军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加快强军步伐为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中国梦是面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奋进的政治动员令,也是激励全军官兵的强军催征鼓。当代中国军人必须着眼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个时代课题,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勇于攻坚克难,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把军队建设与改革推向前进。

加强对推进强军实践重大问题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强军步伐,最紧要的是把强军目标要求转化为推进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转化为朝着强军目标前进的实际行动。当前,我军建设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许多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需要深入推进解决,尤其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军队信息化建设、新型军事力量包括太空和网络空间力量建设等,涉及对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研断和战略谋划,涉及复杂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种力量和资源的综合运用,首先需要从军队建设全局高度搞好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对一些看得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重要领域改革发展问题,通过深入研判和整体谋划尽快形成战略规划和路线图。

加快推进与实现强军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和未来战争体系作战的新要求,在旧的体制框架内所做的维持性创新努力越精致,很可能在必须进行体制改革时遇到的困难风险越大,资源浪费更多。要坚决突破传统机械化战争思维定势的束缚,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掣肘,抛弃试图在不触动传统体制框架内通过维持性创新把军事革命深入下去的幻想,下决心尽早突破军队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尤其要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机制改革创新为重点,加快健全有利于联合作战的体制机制,加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督的体制机制,加快健全有利于培养实用能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体制机制。

充分激活和调动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坚持用强军目标凝聚军心士气,引导官兵把强军梦与个人成长发展梦统一起来,鼓励解放思想、勇于突破,鼓励创新创造、大胆实践,鼓励攻坚克难、勇于担当,让官兵的创造智慧更多涌现出来,下大力在解决重难点问题、破解制约战斗力提升深层次矛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要善于把广大官兵的强烈意愿和要求转化为加快强军步伐的强大动力,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意见建议凝炼为推进强军实践的重大决策,把他们的发明创造和创新经验提升为推进强军实践的重要举措和办法,从而汇聚起加快强军步伐的强大正能量。

努力形成举国上下共同推进强军实践的生动局面。依靠人民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强军实践,是新形势下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从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更好地把国防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建设发展和改革框架内。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和未来战争要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走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加强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着力解决好当前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要把强军目标要求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强军梦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展示推进强军实践的新成就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强军事业、积极为推进强军实践作贡献的生动局面。

(作者: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