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3)

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3)

——从苏联解体过程探寻中国之鉴

首先,制度变迁对公众的传统价值体系形成冲击,造成了人心的迷茫。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效率和竞争机制,必然导致财富和贫困在社会两端的积累,同时由于制度建设往往滞后于实践,从而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对从平均主义时代走过来的人形成巨大的心理冲击;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法治取代了人治,个人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得到了发展,表达自己不同意见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各种政治亚文化开始出现,与主流文化相互碰撞。在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平台尚在建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政治信任的流失,影响民众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第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关键性的制度调整尚没有完成,导致腐败的根源没有被完全铲除,吞噬了民众的信心。由于我国首先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则采取了稳步推进的方式,政治权力并未完全退出,仍然盘踞在不少经济领域。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为某些腐败分子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提供了空间,导致当前社会腐败丑闻不断。腐败分子往往是大权在握的党员领导干部,从而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党的声誉,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第三,制度转型期间形成的制度错位和缺位,导致有严重社会影响的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容易引起民众认识的混乱。最近一些年来,由于监管不力、制度缺乏等原因,出现了“三聚氰胺”、苏丹红、速生鸡、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出现了“楼脆脆”等在建楼盘倒塌事件,更出现过新建不久的桥梁垮塌事件,还出现了“黑砖窑”事件。除了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事件之外,一些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更冲击人们的信心。

第四,现代社会的政治信任是一种有限信任。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政府面临的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突发事件更是对政府管理的巨大挑战,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引发政府信任危机;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在事件中角色的差异、个人期望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对政府绩效评价的差异。另外,互联网社会、快餐文化的形成,导致公众对政府往往是感性信任而不是理性信任,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则会导致公众信任的下降,这可能会表现为公众的制度自信不足。

现阶段我国民众社会焦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制度自信不足,这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其所表达的政治不信任,大多没有特别的政治恶意。有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政治不信任的特点是:公众对上级党政部门的信任要超过对基层和地方党政部门的信任,且党政部门的级别越高其所获得的信任度越高,对中央的信任度最高,群众往往担心中央的政策在下面执行的时候走了样。这说明民众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信任的。民众的政治不信任在表达上尚处于可控范围,因此,对于民众表达政治不信任,我们不能漠视,但也不能恐慌,应理性对待。应该认识到,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被打破,在构建和谐均衡利益新格局之前,格局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协调、不稳定、不平衡的过程,从而引起人们对改革前景的迷茫,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从政治信任的角度来讲,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制度信任,才能使人们对未来有一个稳定而乐观的预期,提升人们的制度自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