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群众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国梦(3)

汇集群众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国梦(3)

学者表示要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展学术研究

核心提示: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汇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国梦’;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解决实现‘中国梦’的障碍,依靠群众的力量攻坚克难。

理论学术界以实干夯实“中国梦”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程恩富表示,理论学术界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开展全方位学术研究,以实干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一是坚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为夯实“中国梦”提供理论基础。要科学把握党的十八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要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努力推出一批重大理论学术成果,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国梦”的实现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提的,针对当前我国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理论学术界应当加强跟踪分析和科学研判,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理论学术界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马克认为,一要尊重群众。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但在敬畏、依靠群众之前更要发自内心地尊重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只有这样,理论学术工作的群众路线才能走的稳重而踏实。二要深入群众。理论学术工作要“顶天立地”。“顶天”是为群众思远虑,研究时代前沿问题与理论政策。“立地”是为群众解近忧。在读懂、读准群众的基础上把握现实问题。三要表率群众。高级知识分子在群众心中一直有着较高地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学术研究工作者应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要耐得住寂寞,以水滴石穿的实践洞见“中国梦”。

“中国梦”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凝聚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持续探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张星星说,史学工作者要从“中国梦”的新高度,加强对近代中国、当代中国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总结,深刻阐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理论学术界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趟出路子、竖起牌子。”蒋乾麟说,放下架子,就是要真心实意拜人民群众为师;扑下身子,就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从“中国梦”中汲取养分、获得力量;趟出路子,就是理论工作者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践,架起理论与实践互促共进的桥梁,为党发声、为民代言、为时代抒写;竖起牌子,就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中讲好中国故事,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凝神聚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展现中国理论学术界的中国气派和时代特质。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