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与中东格局演变(2)

叙利亚危机与中东格局演变(2)

(二)叙利亚内战“外溢”引发多线隐忧

第一,黎巴嫩爆发教派冲突。黎巴嫩是世界上唯一实行教派分权制的国家,“真主党”拥兵自重,与叙利亚、伊朗政权同属伊斯兰教什叶派,并长期接受后两者支助。随着叙利亚危机的加深,黎巴嫩多地数次发生亲叙利亚政府的什叶派和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逊尼派之间的武装冲突。[1]“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明确表示,不会坐视自己的“脊梁和支柱”被打断。

第二,伊拉克暴力事件频发。逊尼派萨达姆政权垮台后,原先受到压制的什叶派上台执政,国内安全形势一直不稳。同时,沙特和伊朗分别从外部加强对伊拉克的全方位渗透,加剧了伊拉克的教派冲突。受叙利亚危机的影响,伊拉克多个城市发生逊尼派和什叶派民众之间的暴力对抗,也日益呈现明显的“代理战”特征,国家处于崩溃和内战的边缘。

第三,土耳其国内安全受波及。土耳其近年来实行“向东看”外交政策,加大了对中东的战略投入。土耳其视叙利亚危机为战略机遇期,对本已改善关系的叙利亚突然反目,变成了“倒巴(沙尔)前锋”,引发国内外势力不满,成为最近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的原因之一,也使得一些组织利用库尔德问题频繁制造恐怖事件。不知能否应验了尼采的那句名言:“革命看久了,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第四,以色列草木皆兵,“防卫过当”。以色列历来没有安全感,一有风吹草动就实行“先发制人”。由于担心以叙边境出现难民潮和冲突,以色列在戈兰高地附近加紧修建“隔离墙”,并部署了“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同时,为防先进武器落入黎巴嫩“真主党”之手,以色列半年内已多次越境空袭叙利亚目标,并称“将为一场持久且痛苦的冲突做准备”。

第五,难民问题给周边多国添隐忧。据统计,已经注册或正在按照难民身份,接受帮助的叙利亚难民人数已逾100万。日益增加的难民不断涌向周边国家,不仅增加了后者的财政负担,而且将成为这些国家潜在的社会和安全隐患。中东地区的政治生态十分脆弱,不同种族、宗教族群的到来,极易打破原有平衡,造成各种不确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三)叙利亚问题上的美俄对抗趋强

受债务危机影响,美欧在叙利亚问题上已相对克制,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实施“战略再平衡”,其主导思想已倾向于“幕后领导”。叙利亚反对派鱼龙混杂,特别是“胜利阵线”(Al-Nusra Front)宣布效忠“基地”组织,西方国家“投鼠忌器”,担心“后巴沙尔时代”叙利亚政权落入伊斯兰极端分子之手。因此,美国在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问题上表现谨慎,即使叙利亚有跨过“化武红线”嫌疑,也不轻言动武。

俄罗斯将叙利亚看作是其“战略后院”,又在此建有独联体外唯一海军基地——塔尔图斯港,逐渐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攻势:一是积极倡导召开第二届日内瓦会议,争取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主动权;二是着手组建常驻地中海舰队,并对叙利亚增加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红宝石”反舰导弹等援助。俄罗斯近来抽调太平洋舰队开赴叙利亚附近水域,被视为警告西方“勿介入叙利亚内战”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