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

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明显的价值观变迁,其变迁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及其辩证运动。在价值观分化和整合的辩证运动中,价值观的分化又尤其引人注目。那么,价值观分化的后果如何? 价值观分化有何表现? 价值观分化的根源何在? 这是我们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及其趋势时所 不能回避的问题。

20121102073222452_副本

一、价值观分化的三种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实际上是中国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所谓分化,就是事物由同一性和同质性向多样性和异质性的变化过程; 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从“社会合一”走向“社会分离”并分别指向不同价值领域的过程。有学者从两个方面来揭示“社会结构”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特质,“一是从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指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基本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 二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指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这两大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经典社会学家所一致认同的“同质性”或“未分化性”是其最根本的特性,这种特性表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功能和需要上缺乏自主性和互补性,没有形成以充分分工和自主发展为基础的、开放的自愿联合,社会的整合主要依赖于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治权威来实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处于一种无差别、无个性的机械统一状况之中。具体而言,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中,政治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成为经济和文化的最高主宰。在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的关系上,公共政治权力统制着一切生活领域,“私人生活”无任何空间。“与传统社会结构完全相反,现代社会结构的典型特征恰恰是‘异质性’和‘分化性’。这种‘异质性’和‘分化性’充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从原来的以政治领域为绝对核心逐渐转向各领域的相对独立和自主,从而实现了从‘领域合一’向‘领域分离’的转向; 二是个人的‘私人生活’从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存在空间。”这种分别从“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传统社会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各自特征( 即“同质性”或“未分化性”和“异质性”或“分化性”) 的诠释是非常深刻的,我们由此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区别。现代社会的“分化性”和“异质性”不仅表现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相对分离,而且表现为价值领域和价值观的分化。

一般而言,价值观的分化有差异、矛盾和冲突等三个程度不同的层面和状态。“差异”是价值观分化的“常态”,即一个正常社会的价值观总是有差异的,即使是高度同质的社会,其价值观也是有差异的,这里的“常态”既指“正常态”,也指“平常态”; “矛盾”是价值观分化的“过渡态”,即矛盾作为价值观分化的一种状态,处于可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既可能转化为价值观的差异状态,也可能转化为价值观的冲突状态; “冲突”则是价值观分化的“裂变态”,即冲突会使价值观的分化转变成对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价值观“完全合一”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往往是“同而不和”的,可以称之为价值观分化的“高压态”,即必须在暴力或权力的高压状态下才能保持的一种形似高度同一实则潜藏深刻危机、毫无差异和矛盾更无冲突的价值观状态,显然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有一种价值观。然而,严格说来价值观“完全合一”的状态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绝对是短暂的。价值观“完全合一”的“高压”状态只在理论上存在,因此,本文并不加以讨论。

价值观的分化也许会被单向度地认为只具有消极性。实际上,价值观的分化既具有消极的一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消极性和积极性都蕴涵在价值观分化的三种状态之中。“和而不同”,价值观分化的差异状态是任何一个社会所必需的,也就是说,当价值观的分化处于差异状态时,有利于孕育社会和价值观的“有机性”,即有利于促进涂尔干所谓的“有机团结”社会的形成,在这样的社会里,以差异为前提的价值观是多元、包容、互生、共荣的,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是多样的,可见,价值观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当价值观的分化处于矛盾状态时,人们在可以多元价值选择的同时,却会感到价值迷惘,甚至可能会出现价值错乱,于是人们会迷失方向感、意义感、道德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把握好价值观分化的度,并力求使价值观分化的矛盾状态过渡和转变到差异状态,而不过渡和转变到冲突状态,因此,在价值观分化处于矛盾状态时,就具有消极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两面性。而一旦价值观的分化处于冲突状态时,就必然出现价值观的鸿沟和裂变,不同价值观之间就可能产生对抗,社会得以维系的价值根基就会崩塌,并由此产生社会分裂和争斗,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外,价值观分化的冲突状态往往只具有消极甚至破坏的作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