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3)

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3)

讨论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分化,首先必须承认现代社会“代际现象”和“代际价值观”的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深入,“代”开始成为一个“热词”,所谓“60 后”、“70后”、“80 后”、“90 后”乃至“00 后”都是标示“代”的概念。各种“后”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年龄上的区别,实质上在于观念包括价值观的区别和分化。此外,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也存在着价值观的区别和分化。我们可以把代与代之间的价值观称为“代际价值观”。代际价值观是以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代价值观共同体”为前提的。代际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价值观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必将有利于对社会价值观的全面揭示和整体把握。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与价值观越来越明显的代际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的多元分化越来越明显地向社会代际关系领域展开,或者说,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完整而深刻地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和整体变迁。一般而言,价值观最明显的代际分化往往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因为传统社会那种价值观代际传承的平缓性和连续性被现代社会价值观代际传承的急遽性和断裂性所取代,基于社会转型之上、作为文化自觉的代共同体意识开始觉醒,各代之间的价值观清晰地凸现出来,并互成相对之势,社会价值观开始发生代际分化就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期,价值观的代际分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明显和广泛,以致“代沟”之声不断。在社会转型之时,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很容易导致成年社会将青少年价值观“问题化”,诸 如断定 青少年出现了“价值观危机”、“道德沦丧”、“一代不如一代”等等,由此可以反衬出价值观代际分化之一斑。

三、价值观分化的三大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至少有三个因素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和价值观自身的变迁规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中国社会的转型也必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引发的重大变化,就是原有价值观已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和人们的价值诉求,新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和成长过程之中,同时却又难免泥沙俱下。譬如,改革开放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等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提倡集体主义、理想主义和精神至上等价值取向,人们形成了政治价值高于一切,所有价值被赋予革命性,人们在革命和斗争中寻求和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和诉求,而真正的价值需求和诉求特别是对物质价值的追求被掩盖和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价值仍是被提倡的价值取向,但经济价值已取代政治价值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一切价值都要置于理性特别是经济理性的法庭面前加以审视,人们对经济价值和物质价值的追求已成为超越一切价值追求的最大和最高追求。这样,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的价值观发生了急遽分化,这种分化实际上一直影响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并在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中仍将产生一定影响,譬如,针对当前某些社会不公和腐败等现象,一些人对改革开放前的平等道义、信念信仰等价值产生了某种怀旧之情。

价值观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直接与利益密切相关并以利益为基础。因此,价值观分化的根源直接源自社会利益的分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同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即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必然遵循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其核心是等价交换,其作用是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生产,并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其结果是所有商品生产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导致和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如果政府不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调节或调节不当,市场经济就必然导致社会分化即利益分化。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我们不能只在价值观变迁本身中找原因,而应到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利益分化中寻找根源,即价值观分化最深刻的根源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化。譬如,上述十大社会阶层( 或以其他标准划分的社会阶层) 的分化就既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利益分化的结果,这种社会分工和利益分化必然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的最大节点和集中点是在贫富两极分化上,这种贫富分化既产生在同一个社会阶层内部,也产生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有 81% 的受访者“完全认同”或“基本认同”中国正在变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中国已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数据表明,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 4 . 5 ∶ 1 扩大到目前的接 近13∶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 1998 年的 2 . 52∶ 1,扩大到 2011 年的 3. 13∶ 1。全国收入最高的 10% 群体和收入最低的 10% 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 年的 7. 3 倍上升到目前的 23 倍。 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 1990 年就已经达到 0. 445,接近国际上公认的 0. 45 警戒线,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2011年达到 0. 3949,逼近 0. 4 的警戒线。2012 年,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一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2010 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已达 0. 61。2013年 1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闻发布会上代表官方公布了 10 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2003 年 是 0. 479,2004 年 是 0. 473,2005 年 是0. 485,2006 年是 0. 487,2007 年是 0. 484,2008 年是 0. 491,2009 年是 0. 490,2010 年是 0. 481,2011年是 0. 477,2012 年是 0. 474。公布的数据显示,除 2004 年出现下降外,从 2003 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一路走高,在 2008 年达到最高点,此后中国的基尼系数开始逐年下降。与复杂数据相对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了部分中国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的画面,与相当部分中国人收入低下、努力攒钱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贫富分化都是导致社会分裂和价值观分化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中国,“仇富”及富人携款去国以及与此有复杂关联的“仇官”即官民矛盾就是因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分裂和价值观分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可见,贫富两极分化“无疑会加剧社会阶层及思想意识的分化,这也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能够为各阶层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标准增加了困难”。须知,贫富两极分化恰恰是道德衰落和价值失范的重要根源。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