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筑,创造符合城市灵魂的DNA(2)

陕西:建筑,创造符合城市灵魂的DNA(2)

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时代性,与时代相连,不能拒人千里。西安行政中心没有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用材和陈设均采用现代手法。他反对狭隘地守着传统,主张紧握时代的脉搏,东西合璧,兼收并蓄。“只要适合,不管是中国传统的轴线、庭院可以用,西方的处理手法也可以用。”西安行政中心外观方正典雅,黑色的金属坡屋顶、灰色的混凝土外墙与西安古城的气韵遥相呼应。然而,在室内设计上,因应政府办公的需要,以现代简约为主,点缀一些传统的设计手法,包括窗棂的不断重复。赵元超说,黑灰的建筑色调取自西安城墙,这种洗尽铅华的简练手法更能突出西安端庄大气的城市特质。赵元超认为,建筑和城市血脉相连。西安行政中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把握住了西安的城市特质,与城市的灵魂息息相通。“一个城市要追求现代化,难免出现高楼大厦,但是如果我们都放弃追求,那么这个城市也就没有特色了。建筑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现这些城市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浓度。”

在赵元超三十年的建筑实践中,他一直主张城市大于建筑,建筑应该尊重其所在的城市和环境,而不是建筑唯我独尊。在他眼里,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秩序,好的建筑师善于发现其中的秘密,让建筑和谐地处于其中,而不是简单地拆除,打破原有的秩序。“建筑不应该破坏城市的环境和生态,组成一个和谐城市比创造一个单纯好看的建筑更为重要。”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服务。现代城市以车为主的状态应该改变,恢复人的尊严。“建筑要有一个好的‘人文尺度’,处理好建筑和人的关系。能长久使用、方便人们使用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好的建筑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寄语城市

尊重城市的历史,提升全民族建筑素养,莫要再拿青铜器去换不锈钢!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都,明城墙、大雁塔、钟楼、小雁塔等就成了西安人向外展示的明信片。但如今,这些标志性建筑已经淹没在风格各异的高楼大厦之中。随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不断加大,如何做到既保护特色又和国际化很好地融合也是这位建筑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赵元超认为,一个城市在现代化的发展中首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找准定位。在城市的发展中,要尊重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西安人民大厦的改造是赵元超比较满意的“尊重历史”的作品之一。西安人民大厦是西安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最早,也是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一处涉外宾馆,整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西洋、古典的穹顶和中国八角形的重檐锻件,很多装饰成为西安一种非常值得记忆的有名的标志性建筑。在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性改建时,赵元超和他的团队首先确定了改建的原则:认真保护这个建筑。“我们不在乎新建了什么,应该在乎这一代建筑师对城市标志性建筑保护了什么”,在整个改造过程中,保护延续过去风格的同时,运用了不同的创作方式,使人民大厦在五十年的创作历程中看到它的变化,更显它的活力。“在老建筑和新建部分之间的连接上,采用了一些细部方面稍微延伸符号的做法,使新和老具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新和老之间建筑全貌的关系。基本上新的建筑看不到,还是保持了人民大厦完整的历史格局。”这就是赵元超所说的,设计同时能保护原貌是建筑创作的最高境界。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这种“最高境界”。

国际化不能操之过急,西安应该以更开放的姿态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化。在赵元超看来,国家化不是简单的口号,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就像‘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高楼大厦不是国际化,我们不能用高楼大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国家化进程,而是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不断完善进步,要有文化的传承。”

在赵元超眼里,西安有着丰富的城市故事,在国际化进程中,要不断发掘这些城市故事,而不是简单地一拆了之,“用青铜器去换不锈钢”,把城市时代的年轮淹没在浮华的现代建筑之中。

这位建筑师的梦想是:每位建筑师都能把“美丽”落实到自己的思想中,全民族的建筑素养不断提高,每个城市都把建筑当做“百年艺术”去构思完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