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形成了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核心的党史文化
政党因信仰而成立,党员因信仰而聚集。崇高的信仰是我们党的政治追求和远大目标。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既有各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把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并为之进行了不懈奋斗。90多年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吸引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为实现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用无私奉献甚至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一个又一个胜利。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靠的就是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没有理想信仰的支撑,就没有李大钊、夏明翰、刘胡兰等许多优秀共产党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就没有董存瑞、黄继光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英雄壮举。新中国成立后,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闪光的名字背后,无数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践着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仰的坚守。在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许多优秀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孔繁森、任长霞、杨善洲、沈浩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继续彰显着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仰的坚守。
理想和信仰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根源。共产党人自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熔铸在灵魂和血脉之中,就一定能够始终保持思想、行为、作风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风浪面前处变不惊,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在困难面前敢于胜利。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事实正是如此。90多年来,无数革命英烈、大批英雄模范、众多时代楷模,为我们留下了光照千秋、永垂青史的党史文化遗产,其核心就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
(三)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党史文化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政党文化的核心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是党的一切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90多年来,党的一切探索奋斗,都是在努力践行这一根本宗旨。党的宗旨在党的全部实践中始终居于核心价值的地位,也始终成为党史文化的主题。
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曾经深情地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为了把党的宗旨贯彻到实践中,我们党不仅在党内和军队内部开展思想教育,着力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而且以铁的纪律保证党员干部和广大官兵自觉维护人民利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悼念张思德同志的讲话中,明确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对全党全军和一切革命同志的普遍要求。在党的七大上,他还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七大首次将“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不仅反复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而且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这对于推进党的宗旨具体化、时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把党的宗旨与执政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实现党的宗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多次强调,我们的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90多年来,党面对的形势任务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才使党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党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胜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