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分析指出,欧洲经济形势发生扭转的证据在欧洲新兴经济体中体现的最为有力,这些经济体包括欧盟和欧元区内位于东西方交叉路口的国家。其中,捷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二季度经济分别环比增长0.7%、0.4%、0.3%和0.1%。
(图表说明:欧盟及欧元区季度经济增速 来源:欧盟统计局)
两大隐忧制约复苏势头
近期欧洲经济数据频传利好,服务业、消费者信心、零售业、工业等经济部门明显回升,可以肯定的是欧洲经济正在回暖。然而,支离破碎的信贷渠道和日渐下降的竞争力仍是欧洲经济增长的两大软肋,其经济复苏速度依然缓慢。
疲软的银行贷款情况一直是欧元区和欧洲央行的心头之患。对经济形势低迷以及对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不仅拖累了企业的贷款需求,也影响了银行放贷意愿,而这转而又阻碍经济全面复苏前景。
欧洲央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放贷标准进一步收紧,银行业仍预计第三季度企业的贷款需求下降,但降幅有所放缓,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疲软及经济不确定性。此外,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向欧元区企业发放的贷款减少130亿欧元。IMF在其欧元区年度评估报告中称,欧元区的首要任务是修复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而使信贷恢复增长。
IMF还呼吁欧盟在9月份之前通过将欧洲央行确立为欧元区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立法,从而帮助改善整个欧元区的流动性。
此外,长期的结构性高失业率导致欧洲人力资源流失。而政府“人为”创造或增加就业机会,却会削弱企业在服务业等领域的创新投入,从而弱化欧洲的经济竞争力。在财政紧缩和经济持续滑坡的困境中,成员国尽管有欧盟方面的政策性扶持,但要想在短期内改善就业状况绝非易事。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12.1%,与上月持平,继续维持欧盟统计局1995年发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
经济学界对何谓欧债危机解除的问题始终存在争议。不管危机解除是指希腊等重债国经济实现增长,还是指它们不再需要“三驾马车”(由IMF、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构成)援助,至少当前欧债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