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自我(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自我(6)

当代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诉求已从民族解放转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社会和谐,一步步走向人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与新境界。这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诉求的理想境界,就是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民众的生活世界,成为其思想信念、行动准则和内心的精神信仰。这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集中体现为一种“人生观方面的中国化”,“一种具体的实践智慧”[11]343,是一种对做人的原则、价值和境界的追求。由此将促进我们更加自觉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真正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只有源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理念才能让人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与亲近。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领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自觉。这也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文化自信基础上所拥有的执政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境界。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要确立自己的思想自我,而不是简单地、外在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当然,这个自我观念、自觉意识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并且涵容自己民族的思想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在应对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自我。有了思想自我,才能有理论上、制度上和道路上的自觉、自信。自我是自觉、自信的前提,没有自我,就没有真正的自觉和自信。自信是与他信相对应的,自觉是与盲从相对应的,自我是与没有自我、丧失自我相对应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