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创新理论的世界意义

当代中国创新理论的世界意义

272

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是必然的。在愈来愈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愈来愈多的中国产品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愈来愈广阔的中国市场和“中国机会”给予世界之后,伴随着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备受关注,中国影响、中国作用、中国态度愈加重要,中国文化必然会走出国门,中国声音必然会传播国外,中国学术必然会走向世界。

这里所说的中国学术,是一个泛泛而论的概念,既包括知识、学问、见解、观点,也涵盖思维、方法、治学态度等。除了这种通常理解的内涵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学术从外延上讲,应当包括也必须包括理论、思想以及蕴涵于理论、思想中的价值、立场。这意味着,当我们强调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时,从学科角度看,中国学术不只有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客观知识性特征显著的内容,还有社会学、经济学、哲学这样一些带有主体价值倾向性的内容,还包括政治学、文化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带有鲜明立场的内容。其中,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亦即执政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提炼并凝结而成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和借鉴作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应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之列,应在我们谈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话题之中。

之所以把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是因为在谈到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时,人们往往只关注作为客观性知识和方法的中国学术,而忽视了带有主体价值倾向和鲜明立场的学术内容,有的学者甚至藉此把具有思想性、具有价值主张的理论排除在学术之外,把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理论从学术范畴中剥离出去。在他们看来,只有客观性知识和方法,才能够作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并被接受和认可,而以思想性、价值性特征见长的当代中国创新理论,是不宜纳入中国学术之中并讨论走向世界问题的。

这样一种看法的对错得失,我们暂且不论。显然,这里涉及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性问题需要搞清楚:一是学术与理论的关系;二是走向世界的标志与判定。

其一,学术与理论是一种什么关系,学术与理论能否分割开来。学术与理论,从概念内涵看,二者接近、近似,或一致、相同,理论中有学术,学术中含着理论,人们往往以“学术理论”称之。笼统地讲,学术与理论在指向内容上无需作细致区分,在一般情况下的使用也不会产生歧义。只有在具体界定学术与理论的差异、在具体语境下进行辨析时,才会体味二者的些许不同。作为概念来看,学术与理论的差异或不同,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术偏于指称知识、学问,理论侧重强调理解、论述;二是学术“观点”一般被视为带有中性、客观、非意识形态特点,而理论“观点”往往被认为与立场、价值相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三是学术主要停留在思维、知识、观点界域,而理论则能够超越认识进入到操作领域,对实践的进程和现实的改变发生一定功效。这些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是怎样的、或什么样的中国学术才能够走向世界的基本判定。

其二,中国学术怎样才是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标志与判定是什么。这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观点、认识或观点体系、认识体系走出了国门,进入到世界学术论坛上展示、呈现,参与到世界话语体系之中进行交流、碰撞,甚至成为一家之言、成为一种学派,为世界同行看重、认可,更有甚者成为热门话题,成为主流言论或主导主张。二是即便在本土本民族本国家区域内,观点、认识或观点体系、认识体系以其形成为共识、确立起优势、获得成功和产生影响,吸引外来目光关注,成为世界学术聚焦点,由以招引各国学者政要纷至沓来,探求其内在真谛和观念要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走向世界的方式,前者是“走出”,走出国门进入世界,是“我来了”,由内向外,带有主动融入特点;后者是“引入”,在国门之内引来世界目光,是“来看吧”,由外入内,附有被动等待特征。二者尽管表现形式有别,方向相反,却都是走向了世界,都是融入了世界,都是以开放的姿态进入到了世界学术论坛、参与到了世界话语体系之中。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