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支教试点工作招聘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志愿者队伍,弥补了农村学前教师缺口,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
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16.5亿元,进一步扩大实施“国培计划”。
李锦宽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中学的一名初中地理老师。音乐专业毕业的他,因为学校缺地理教师,只能换专业教地理。“幸亏有了国培计划的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让从农村学校来的我也有了脱产培训的机会”,李锦宽说。培训中大量教学案例的分析、比较、创意与操作,让李锦宽学到了上好地理课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也让他喜欢上了地理。
自2010年开始实施“国培计划”以来,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6亿元,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50万人,其中,农村教师335万人,超过95%。
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2013年启动实施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开发项目,计划“十二五”期间投入1.5亿元,支持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
多管齐下,教师教育改革正在一步步深化。
培训模式改革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从增强培训针对性、改进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强化培训自主性、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培训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推动培训模式改革。
杭州二中的老师张赟告诉记者,他过去参加过很多次培训,但那大多是指令性的。自从试点自主选学后,他自主参加了《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培训班,感觉很有兴趣,也乐于钻研,经过老师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技术应用案例,不仅在软件应用上轻松入门,而且一步步渐入佳境,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制作教学需要的图片、音频、视频。
自主选学,首先在浙江省、广州市等地试行,现正逐步推开。它一改过去补偿性、运动式、被动性、指令式的教师培训方式,构建了“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网络化”教师培训自主选学平台。
为加快推进实践性培训工作,让广大一线教师“学的好”、“吃的透”、“用得上”,教育部要求各地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并明确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
曾承担过实践为主培训班的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让学员在‘实践问题导向——课程智慧牵引——反思改进行动’中品味培训之旅,通过以课例为载体的实践体验性培训方式,避免了‘一站高就虚空,一踏实就刻板’的教师培训弊端,效果很好。有学员说,‘数学教育理念像根一样扎下去、数学教育实践能力像太阳一样升起来’,这样的培训牢牢地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真问题,很实用。”
2012年起,教育部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改革提上了日程,开始尝试探索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系统化、常态化、校本化、专业化之路,在21个省份启动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通过研制建设标准,建设网络研修社区,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培养研修骨干队伍,开展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区域间开展“对口援助”等措施,先行先试,为探索建立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提供试验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