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研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2)

张研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2)

核心提示: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升华。这个“集中体现和升华”主要表现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说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不是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愿望的简单相加,而只能由其中的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来体现。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

我国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实质上是党和人民的关系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和人民的关系,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人民的关系是一致的、统一的。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源于党和人民在利益上的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除此之外,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90多年来,在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和人民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根本前提。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源于党和人民在目标上的高度一致。在现阶段,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党和人民群众有着一致的追求和共同的目标。党与人民群众奋斗目标的一致性,是我们党宝贵的政治优势和政治财富。

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一些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了解或否认党性和人民性在利益、目标方面的高度一致性,以部分代替整体、个别代替一般。

必须明确的是,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也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那些“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