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交锋】
支持的声音:“为女儿花千万买幼儿园”的父亲何错之有?
这年头,怎么教育孩子成为所有当父母的头等大事,原来是从小学开始为小升初操心,现在这种操心提前到了幼儿园,为了找到一个能对孩子好一点、教学硬件“硬”一点的幼儿园,不少家长甚至拿出靠工资积攒下的积蓄,不惜花上三五万元找关系托人上比较知名的公立幼儿园。毫不夸张的说,拼爹从三岁娃娃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年就已经开始了。
说到拼爹,就得说道说道这不惜千万买下整个幼儿园的家长——为了闺女上幼儿园不受委屈,竟然买下幼儿园,难道以后闺女上小学中学大学您还把这些学校都买下来不成?话语中暗含的对这位富豪父亲的一些嘲讽,让人不禁感叹,这年头富人做啥事情,可都得注意点影响啊,必须低调再低调,这不,为了给孩子一个放心的环境买了一个幼儿园,也会被人非议和嘲讽。
其实,对于这位父亲的做法,一部分人完全没有必要对其冷嘲热讽,因为这位父亲的做法虽然有点不太合“常规”,比如上个超贵超豪华的国际幼儿园,比如给园长或老师备上一份大礼,让他们多多关照自己的女儿,这是一般人在期待子女得到老师照顾的时候的常规做法,但是这位父亲直接跨越这些步骤,买下了整座幼儿园,这样的做法我认为也没什么不妥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父亲买下整座幼儿园是事实,但是他也没有因此就垄断其他孩子上幼儿园的权利,而且人家还特别说明,让幼儿园老师对自己的女儿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一视同仁,甚至要更严格。况且人家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明了,“也是赶上那时候手头有点闲钱,放着也是放着,就当是一种投资了”,所以这个父亲买幼儿园算是“公私兼顾”了,既能投资,又能让女儿的生活学习环境随着自己的心意来提高改善,何乐不为呢?
如果我的孩子在这个园上学,恐怕我不但不会对这个父亲有什么非议,估计高兴还来不及呢,试想,幼儿园的大股东的女儿在这个园子生活学习,难道这个园子会各方面都很差吗?
我们当然可以对这个父亲爱女儿的方式进行评论,但是不能因为人家有钱能买下这个幼儿园,就对他买幼儿园的行为进行一些带着“仇富”情绪的人身攻击或者嘲讽,这多少让人感觉有点太小家子气了。因为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是学前教育,国家也没有明令禁止个人不能参股或者投资学前教育,所以当有的企业家愿意个人投钱搞学前教育,而且是自己的女儿也在所在的学校,何乐不为呢?
反对的声音:买得下幼儿园的父亲,买不下孩子的一生
爱女之心人皆有之,盼女成凤也可以理解,但为了女儿成才和不想让其在艰苦环境中长大,动辄就买下一个幼儿园的作法还是让人难以理解。且不说这种作法能不能达到营口老板想要的结果,单就对女儿的人生成长来讲,也未必有利,那么接下来的路又该如何走呢?
不想让女儿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作法本身就是一招臭棋。人常说,花盆里栽不出参天松,花园里跑不出千里马,把女儿的成长环境固定在“温室”里,以后又该如何让其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因为社会的大环境是开放的,也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不可能为了让女儿不与艰苦环境接触,就把整个社会环境都买下来。
央视热播的《变形计》节目就很能说明问题。这些“问题少年”多是纨绔子弟,家中条件相当优越,也因此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家长们伤透了脑筋。最后使他们实现人生变形的,恰恰就是农村艰苦的环境。
按照这位父亲的想法,为了不想让女儿在艰苦环境中长大就买下一个幼儿园,那么接下来的求学之路和以后走向社会又该如何,是不是也要一直把好的环境买下去,其资金能承受得了吗?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在好环境中成长,即使温室里的花,也要拿出来晒太阳,经受太阳的炙烤,更别说不断变化中的人,今天是女儿,明天是人妇,后天又是一名下属,环境在不断随时改变,唯有适者才能生存。
所以,为了女儿不吃苦,轻易就买下一个幼儿园的做法很傻很天真。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其早点接受艰苦环境的考验,多在提高女儿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上下功夫,唯此,才是成长正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