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豪华衙门”VS“学校难民营”(4)

【案例】“豪华衙门”VS“学校难民营”(4)

【启示与思考】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超标的不正之风由来已久,超标的办公用房,不仅占地面积广、空间宽阔,有的甚至还修建得依山傍水、富丽堂皇,俨然帝王行宫一般。这对国家财政开支的肆意挥霍,不仅是滋生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的腐败温床,更是践踏民心的铁蹄。党中央对此三令五申,限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标准,却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无视党纪党规顶风作案,着实让人愤慨。

要说某些地区的政府仗着财政宽裕,想改善自身办公环境也就罢了,然而,前台县作为贫困县,当地政府并没有将工作重心与财政支出放在发展地区经济与改善民生之上,反而投入大量经费修建自己的官邸,真不知办公楼修得好对该县“脱贫”有何实际意义。

面对事件的曝光,该县还回应称“台前县已建业务用房项目全部为新一届中央政府产生前的建设项目,现在已停止申报和新建一切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笔者试问,难道前一届政府就允许这种超标办公楼?显然,此批办公楼在当年的申报、审批中也是存在问题的。

如果说该县的高档办公楼的修建,在浪费的同时也不符合地区经济条件,那么对于距办公楼仅一公里之遥的城镇中学,当地政府则显得不近人情。

常言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然而,当地的中学里,学生的住宿条件异常,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与政府人员人均40平米的宿舍和住600名学生的两层小楼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下一地下,不知当地政府于心何忍?难道“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只是一句口号?这超标办公楼的出现真可谓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贫困县中出现超标政府办公楼,这简直是对“公仆”二字的玷污。对此,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当地的整改,严查办公楼背后的腐败问题。对于那些坐在舒适办公室谈着致富对策的领导干部,更要加以严厉批评及强化其思想教育。

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是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绝不能成为享受生活的先行者。哪怕自己在土坯房办公,也要先让群众富起来。先让地区发展起来。更何况,一个地区的贫困与富裕看的不是政府门庭,如何引进人才技术,以及培养当地的文化知识普及,让科技致富落到实处才是关键。

政府的办公楼是气派了,县政府的脸上似乎也有光了,但县政府离老百姓的心则更远了。有修建豪华办公楼的钱倒不如用在改善民生和提高学生硬件水平上。但台前县不顾当地贫困的实际,不管学校是否能正常运转,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豪华,是一种败家子行为,只能引来老百姓的反感。

人所共知,民所共识,豪华办公楼是摆在明面上的腐败,是人民眼中的如芒在刺,而其中的原因无外乎监管失职、权力泛滥、奢华享受之风深入官心。此外,在城镇化建设中,在旧城改造规划中,都是领导决策,有限的开发资金没有用于紧迫民生,反而更多地用在了诸如豪华办公楼之类的“形象工程”上,而豪华办公楼的背后,更隐藏着开发商与政府部门的利益纠葛,重城市漂亮外表,轻民生福祉的偏颇政绩观。

杜绝豪华办公楼,需要严肃党规国法,加强干部廉洁勤朴思想教育,更需要根除城市形象挂钩领导政绩观思维,并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监管,增强投资透明度。近期各地党委政府都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活动,领导们在会上也要勇于把自己宽敞、明亮、气派的办公楼和民间“难民营”摆在一起,比一比,想一想,然后“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

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只要条件允许、程序严格、操作规范,也应改善办公条件。但问题是,这与追求豪华、铺张浪费是两码事,在一个财政收入仅1.1亿元的窘境下,为何楼堂馆所越建越多,规格和档次越来越高,这与当地百姓的收入水平已形成极大反差。

人民政府为人民,政府机关的每一分钱都取之于民,必须最大限度地用之于民。在动用大额公款改善办公条件的问题上,一方面,要提倡群众优先,先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审批,对于新建、扩建、迁建、装修改造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且要加强审计和监督,绝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