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其克乌尔湿地是整个地中海地区古北区水禽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一次记录到的鸟类多达30-40万只。每年都有10多万只“波绒鸟”以及成千上万只赤脖鸭、骨顶鸡、豆雁和数量可观的粉色火烈鸟来到这里越冬,成为一片名符其实的鸟类世界。特别是许多在欧洲湿润地带已经消失或者数量极少的鸟类如骨顶角鸡、紫水鸭等,在这里却是数量众多,自由栖息和繁殖。
周边居住历史悠久
伊其克乌尔的人类居住史已有几千年了。紧邻公园的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并有一些大城市如比塞大和马特尔(南面15公里)。公园边上的小村子人口还在增长,可能会接纳公园内的130家住户。饲养有2000多只牛、山羊和绵羊。耕种800公顷粮田。还有许多果园和牧场等,农耕十分繁忙。
生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为保护伊其克乌尔湖而成立的国家公园是地中海地区最主要湿地之一。对众多的古北区越冬水禽和多种陆生及水生生态系统特别重要。公园同时保存有具有国际重要价值的哺乳动物化石。1977年制定管理规划,后并入国家公园法。随后增加了水域管理附加研究规划。整个保护区分片划分。包括伊其克乌尔湖中心区、伊其克乌尔山区、沼泽环境区以及外部6000公顷缓冲区。主要目标是控制湖水水位和含盐量,保持扩展眼子菜,为迁徙鸟类提供食物。现在需要修建水闸来控制湖水含盐量,限制海水倒灌,遏制淡水流失。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
因人类活动对伊其克乌尔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1996年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上游的两座水坝消减了入湖淡水。1996年突尼斯环境部发布报告指出,流入湖中的淡水严重减少,导致湖水和沼泽地含盐量上升,进而改变了食物链,原因是冬季水禽的主要食物眼子菜大量减少。鸟类可食用的植物可能减少20%。湖边的芦苇完全消失迁徙鸟类减少。自1996年起,成群的野鸭、琵嘴鸭和黑尾塍鹬就看不到了。冬季水禽数量下降,灰雁数量一直在减少。所有依赖芦苇生活的鸟类都消失了。公园同时面临制度上的问题,如缺少独立机构和预算资金。大量裸露的石头与花岗岩采石场占据了伊其克乌尔山南坡。使山坡表面土质下降。公园内居民过度地放牧和砍伐树木。商业化捕鱼、伐木和农业开发造成另一威胁。 1995/1996年大雨后,生态系统得到部分恢复,尽管灰雁和猎鸟类数量依旧很少,伊其克乌尔湖西部的冬季鸟类数量已经达到100000只。随着冬季降雨量减少,公园可能再次面临严峻形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