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3)

我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3)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广泛现实基础和客观发展规律,对于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是各国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根本依据。不同的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各国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3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82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4260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6094美元,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中国奇迹”。近年来,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一个基本国情,正是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期。准确认识并牢牢把握当代中国这一最大国情并非易事。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和曲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认识脱离实际,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脱离、超越了这个基本国情。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我们党科学制定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正确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和现实都启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道路决定命运,自信才能自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我们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我们的梦想才能不断变成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