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永放光芒(3)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3)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群众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生动写照。延安时期的社会风气是“只见公仆不见官”、“甘为民仆耻为官”,正如毛泽东在与蒋介石论战时所概括的“十个没有”。毛泽东为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题词:“站在最大多数人民一边。”1945年他为枣园村64位65岁以上老人祝寿,亲自为他们夹菜敬酒,每人赠送一块肥皂、毛巾,周恩来为他们放映电影《列宁在十月》。任弼时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毛泽东评价他的老师徐特立“三个第一”(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今天,我们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要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努力使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全国现在1.3亿的贫困人口,一定要使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始终牢记“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人民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的教诲,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延安时期,我们党立足自力更生,组织动员边区人民开展生产自救,战胜了种种困难和风险。我们党的领导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饭,毛泽东同志穿着补丁衣服给抗大学员讲课,1945年,他去重庆谈判,身上穿的粗布制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他赶作的,脚上的皮鞋和头上的帽子都是借别人的,他用他菜地里的蔬菜招待爱国华侨陈嘉庚,一顿饭仅花了两角钱,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介石招待陈嘉庚,一桌宴席花了八百个现大洋。林伯渠同志用绳子作腰带。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今天,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必须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纯洁性、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延安精神超越时空,具有恒久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永做弘扬延安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以实际行动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作者: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此稿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来延调研参观纪念馆点评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