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 吴之如/绘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的历史。
明朝中期以后,统治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逆世界潮流而动,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社会逐渐衰落。但在这段时间,英法等欧洲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于是,中国与西方的发展差距被逐渐拉大。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表面上是被洋枪洋炮打败了,但实质上是被社会发展规律打败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困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遭受外来侵略470余次,签订不平等条约1100多个,国家主权逐步丧失,“天朝上国”梦彻底破灭。从此,中华民族踏上了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漫漫征程,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由于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缺乏正确认识,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出发,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中国革命找到了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也曾犯过多次“左”的和右的错误,几乎葬送革命。但我们党及时清算了错误路线,“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套具体政策”,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梦和人民的解放梦,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的基本原理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保护和解放了生产力。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梦?由于我们还缺乏经验,尤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在建设进程中,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采取了一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政策。例如,搞了“大跃进”,提出十五年赶超英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刮起“共产风”;民主集中制不健全,破坏了集体领导,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这种全局性长期性的严重错误。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开始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走自己的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曾说,“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