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学习时间不办公”,“机关作风”何时休?(3)

【案例】“学习时间不办公”,“机关作风”何时休?(3)

“学习日不办公成惯例”是谁娇惯出来的

即使需要在工作日组织业务员再学习,完全可以采取分班制,即部分人去学习,部分人在窗口服务,或者新手去学习,业务熟练者留守,怎能以学习的名义“关门打烊”?欲知道,前来办事的群众可陪不起你们的学习,而因为学习就不提供窗口服务,简直是亵渎了学习的好名声,群众只能对这样的学习嗤之以鼻。

对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确实需要不断学习业务,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但当学习日不对外办公成了不少部门的惯例,那就不是简单的工作安排不周的问题,而是特权思想的泛滥,是平时就对群众利益漠视的结果,是典型的特权意识惯出来的“富贵病”。原本可以利用休息日或下班时间组织的学习活动,或者可以采取轮流学习不影响正常窗口服务的方式,却被堂而皇之地安排的工作日,并且“学习不办公”、“办公不学习”,这哪是学好业务为百姓着想,分明就是变相的偷懒,生怕在休息日学习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却又一点考虑不到自身学习不办公占用了前来办事群众的时间。

对照当下各地都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日不对外办公的惯例当然要被取消,但破除这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心中的那种特权意识,却非一日之功。当明明是借机偷懒却振振有词地宣称是为百姓着想时,群众利益被置于何种位置也就不言自明了。如此富贵病的根源,除了有机关内部制度执行不严明等因素外,我以为更大的原因在于,群众对这些政府部门干好干坏缺乏话语权,尤其是被其变相刁难关在门外拒不接待,却还无法对其做出“差评”的有效干预,这实际上也是学习日不办公之所以“很牛”的主要因素。如何治愈类似特权惯出来的富贵病,显然需要的而不仅仅是真正的学习教育,还有公众对此类无视群众利益行为的话语权个干预度。

“学习时间不办公”的“陋习”如何治?

一周短短5天的工作日,硬生生缩水成4天,而那些不知情的老百姓,也因此屡屡吃到“闭门羹”。政府部门不对外办公,干什么去了?自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见诸报端和网站的,都是干部们如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火如荼地将群众路线践行到底,然而一些机关干部依旧存在各种“陋习”,与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背道而驰。

每周定期学习,有没有必要?

定期开展学习活动,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学习而耽误了上班时间,那学习的意义何在?众所周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为市民做好服务工作,如果为了单纯地重学习而让市民吃“闭门羹”,这样的学习就违背了学习的宗旨,显然不值得提倡。

“学习时间不办公”意味着什么?

“学习时间不办公”,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不良作风,从小处着眼,却可以看出这些政府部门心中是否真正装着老百姓,可以看出这些政府部门“解放思想、改进方法、转变作风”是否做到了位。其实,政府部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只重学习而不重办公,并将老百姓的利益置之不管。

“陋习”如何治?

将工作人员的学习稍加调整就可以解决“学习时间不办公”的机关作风病,为何单位领导却没有考虑到并且做到?归根结底,还是领导的思想观念和作风没有转变过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工作安排上只要稍加调整就可以了。每次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各个服务窗口可轮流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值班就可以将此事解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