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大浪淘沙”始见精华

人才培养“大浪淘沙”始见精华

核心提示:只有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之惑才能得到真正解决。而要达成该目的,我们的视角并不能仅限于淘汰制本身,而是需要广泛思考,深入求索。大浪淘沙,始见精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在三中全会召开的同时,有这样一份来自科教界的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培养420万名硕士、50万名博士,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不过,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同时坦言,我国博士培养面临着规模和数量较大但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科教界一直在试图破解“钱学森之问”。不久前,2013年度诺贝尔奖颁发,中国人依然无缘自然科学奖。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近乎“老套”的问题——为什么中国难以培养出世界顶级的创新性人才?个中原因纷繁复杂,但我们人才培养的“淘汰制”始终难以落实,恐怕要承担难以推卸的责任。

今年5月发布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约176万人。报告同时指出,过去几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可能高达30%~50%。

研究生数量屡创新高,但整体淘汰率远低于国际。如此反差是否预示着,我国研究生整体培养能力已位居国际先进水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曾经,清华大学某教授把其所在院系的博士生与美国顶尖高校毕业生进行比较,发现在学术水平上,清华优秀博士生完全可与美博士一较高下,但如果比较平均水平,则高下立现:我们有一半的学生甚至没能力在国际刊物或者会议上发表论文。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低淘汰率并不是我们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亮点成绩”;恰恰相反,它折射出我国高层次人才输出“重量不重质”的尴尬处境。要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水平,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恰恰是如何严格淘汰“不合格者”。

事实上,对于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缺乏相应淘汰机制的诟病,业界久已有之。对其产生的原因也有诸多论述,如高校过分看重毕业率,社会舆论压力过大,乃至高校本身淘汰标准不明晰所带来的执行难等,不一而足。

上述论证看似理由充分,实则并非如此。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