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全球范围信息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阶段,市场规模庞大,信息服务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最近,国务院先后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加快信息消费业发展政策,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作为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必将有效拉动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此,应大力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围绕依托高新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和科技等新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建立并完善高端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不断培育和形成我国产业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科学技术前沿交叉的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当代科技前沿发展日益呈现交叉汇聚融合的发展态势。由于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强力渗透,基于科技前沿交叉的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趋势。而新经济增长点往往兼具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必须是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产业或行业,才能带动相关产业、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成为孕育新产业的肥沃土壤。
就宏观而言,由科技交叉催生的产业融合已经并正在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将高端制造业与IT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融合发展,作为其“制造业复兴”计划的重要内容,力图保持在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领跑者地位。韩国也将尖端产业融合,作为其《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的三大领域之一,旨在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我国也提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甚至将加速人―机―物三元世界的融合发展,深刻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模式。
就微观而言,IBM公司融合现代网络、传感、通信等众多技术,于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构想,带动了万亿美元的“智慧城市”产业。GE公司在融合相关产业前沿技术的基础上,于2012年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计划,据测算可提升各相关行业1%的效率,仅能源行业15年内节省1%的燃料,就相当于节约660亿美元。现已成为热门产业的人口与健康产业、传媒和动漫产业等,都是由多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交叉汇聚而催生并发展起来的。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伴随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只有当技术供给能力和储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一产业或行业才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确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资源、环境等的重大关系,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