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城乡关系新论断新突破(2)

三中全会城乡关系新论断新突破(2)

核心提示: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有配套的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城市土地“同地、同权、同利”,应该建立类似的土地交易机制,使农民分享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使进城农民获得创业资本,这样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剥离户籍挂钩政策,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础制度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首先必须改变二元户籍制度,让进城农民享受平等的公共品服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未来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应尽快实行居住证制度,剥离户籍挂钩政策,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础制度。 虽然户籍制度的作用在弱化,然而由于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与户籍紧紧捆绑在一起,让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在享受公民权利上遭遇了排斥性,户籍不仅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同时也因其所内含的不平等因素使得进城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甚至带来市民化的中断。尤其是大都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每个城市都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因此这些地方,户籍制度的改革相对比较困难,但完全可以实行居住证制度,使那些有稳定工作与收入的农民工,尽快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差距。

其二是应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房体系。如果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一定要有居住场所。而目前农民工在城镇有房比率不到1%, 60%自己租赁,49.8%的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农民工由于收入低,租住城中村等“脏、乱、差”地方。如果不解决农民工在城里住房问题,农民工在城市难有安身之所,城镇化就成为一句空话。 

此外,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教育体系。1亿多农民工,4500多万留守儿童。如果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也难以融入城市。再者,应解决农民工的医疗社保服务问题。新农合如何让农民工在城镇看病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让农民工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