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革如何落地(2)

民生改革如何落地(2)

核心提示:劳动教养成为一项法律制度,始于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这项延用了57年的制度即将废止。

普遍二胎为时过早

今年以来,关于“单独”(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二胎政策即将实施的消息不胫而走,但直到11月15日《决定》正式公布之后,靴子才终于落地。

1980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提到:“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因此,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不必担心。”

33年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国家放开单独二胎的主要原因,其中劳动力问题被放在了首位。

“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到1988年农村‘一孩半’政策,再到‘单独’两孩,计划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的。”王培安表示,“单独”二胎新政只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实行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两孩政策、三孩及以上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7.5%、52.8%、5.8%和3.8%。

据卫计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介绍,“单独”二胎政策全面落实后,在全国范围内,将影响1500万至2000万人,他们是一方为独生子女且已育有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妻。根据卫计委前期开展的生育意愿调研,这些育龄夫妻中约有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

长期以来,针对“单独”二胎的争议一直存在。反对派担忧政策闸门一旦放开,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王培安表示,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峰值15亿左右为基数制定的。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每年出生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到2020年总人口数将明显低于14.3亿,峰值总人口数也将大大低于15亿。

另外,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近几年出生人口将有所增加,但仅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会给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王培安说。

据一位曾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回忆,此前针对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水平,曾有过不同的测算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低至1.18,并据此呼吁完全放开二胎。然而经过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的测算比对分析,最终确认我国总和生育率目前为1.5—1.6左右。基于这一数据,“普遍两孩”还遥遥无期。

卫计委此前曾表示,大量研究论证,如果现阶段实施普遍两孩政策,短期内将引起出生人口大幅波动,出现较严重的出生堆积,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