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政治局委员兼地方职均在巡视监督范围内

中纪委:政治局委员兼地方职均在巡视监督范围内

核心提示:李雪勤说,原来中央纪委主要在政府部门设置派驻机构,在党务部门基本上没有设置派驻机构。今后,中央纪委向中央和国家机关都要派驻纪检机构。

昨天,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相关部署,邀请全会文件起草成员、中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做出解读。李雪勤表示,《决定》明确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全覆盖,即中纪委不仅要向政府部门派驻纪检机构,还将向中央和国家机关都要派驻纪检机构。同时,巡视不仅要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无论是谁,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地方党委书记的同志在内,都在巡视监督的范围之内。

据中纪委网站

>>改革动因

贪腐案牵涉多责任追究不够

李雪勤说,反腐败体制机制和制度问题,一直是党内外议论比较多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反腐败成效的关键问题。大家的主要意见,概括起来,一是现在的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二是查办腐败案件受地方和部门牵涉太多,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够。可以预期,这方面改革搞好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都是一个重要贡献。

>>领导体制

旧体制给瞒案提供机会

李雪勤介绍,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但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这条规定写入党章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表述。这次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并且作出“两个为主”的具体规定,是30多年来的第一次。

李雪勤表示,在原来的习惯性程序中,不少地方纪委、基层纪委如果发现本地重大案件线索或者查办重大腐败案件,都必须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报告,在得到同意后才能初核或查处。这就给压案不报和瞒案不查提供了可能和机会,有的腐败分子就利用这种不成文的习惯做法逃脱了惩罚。如果案件线索的处置和案件查办必须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就能对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形成制约,从体制上解决了压案不报和瞒案不查的问题。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