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3)

怎样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3)

——五谈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核心提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市场机制的功能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计划,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要培育大量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既要降低市场门槛,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要打破垄断,鼓励和保护竞争,除了少数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外,其他产业都应该允许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通过公平竞争自由进入。二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平等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三要构建诚信机制,让诚实守信者得到消费者青睐,让失信者受到应有惩罚。

政府的职责,是对市场运行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防止垄断、实现公平分配,保护环境等。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突出问题是政府干预过多,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应该由政府管的却不到位。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抑制了市场活力,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也容易滋生腐败。因此,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把应该由市场发挥的功能交给市场,把注重事前审批转变为注重事后监督,把注重微观干预转变为注重宏观调控,把注重分配资源转变为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部门进行精简,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调控市场。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简单了,而是更为复杂了,政府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

(执笔:赵振华)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